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13日 星期三

    万里“救心路” 谱写军民情

    ——记原成都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医护人员

    作者:本报记者 陈劲松 本报通讯员 李小平 李斌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13日 06版)

        夏日里,革命老区川北巴中的天气说变就变,刚刚还晴空万里,转眼就暴雨如注。原成都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医疗队一行4人背着沉重的医疗器材,在泥泞的山路上艰难地行进着,这已是他们第53次巡诊了。

     

        “这边,这边!”风雨中,听到乡亲们焦急的呼唤声,医疗队员不由地加快了脚步。7年前,他们第一次来到这片红色土地时,这呼唤就深深地印在了他们脑海里。

     

    “扶贫先扶人,救贫先救‘心’”

     

        8年前,那种绝望的眼神,至今让原成都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的医护人员难以忘怀。

     

        那是2008年的一个夏日,面色青紫、呼吸急促的12岁藏族男孩根呷和父母来到心血管外科求医,医生经过详细检查后告知:“孩子已错过先心病手术时机。”

     

        孩子还活着,却被医学宣判了“死刑”,这犹如一记重锤,深深地敲在了医务人员心上。

     

        面对我国西南贫困地区先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检出率低的现实,科室医护人员感到忧虑。科室支委会“一班人”经过深入讨论达成共识:“扶贫先扶人,救贫先救‘心’。”

     

        2009年1月,医院组建以心血管外科主任张近宝为学术带头人的先心病治疗团队,将科室重点转向婴幼儿复杂先心病救治。

     

    特困家庭患儿手术实现“零支付”

     

        先心病治疗团队成立后,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大家面前:当月仅收治了3名先心病患儿。

     

        一边是贫困地区大量先心病患儿得不到救治,一边是科室坐拥先进设备、优秀团队却没有病源。面对尴尬的开局,心血管外科的医护人员夜不能寐。

     

        如何破局?从对口帮带医院返回的科室副主任欧阳辉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先心病患儿大多出生在贫困山区,信息闭塞,只有迈开步子走出去,才能把先心病患儿找出来。随后,他们联合超声科医生组成巡诊小分队,深入革命老区、边疆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进行筛查,首次赴巴中就带回来21名先心病患儿。

     

        架起了一座桥,却还横着一道山。随着患儿逐渐增多,救治经费缺乏的问题又凸显出来:一例简单先心病手术,费用一般在3万元左右,复杂先心病手术至少需要10万元,这对老少边穷地区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就在大家为救治经费犯难的时候,北京爱佑华夏和万科公益慈善基金会主动找到科室,希望由他们出资金、心血管外科出技术,在西南地区联合开展“爱佑童心——孤贫先心病患儿手术治疗”项目。双方一拍即合,当即签订协议。之后,科室又与北京春苗、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北京彩虹桥等基金会签约合作,采取“基金助、医院免、科室帮、社会捐”的模式,建立起先心病患儿筛查、治疗、救助无缝衔接通道。

     

        “医院为一名先心病患儿手术,个人最多承担20%的费用。对于特别贫困的家庭,我们联合多家基金会共同救助,使其基本实现‘零支付’。”原成都军区总医院院长杨永健说。

     

    “险”和“累”铺就万里“救心路”

     

        走进心血管外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中国地图,许多地名用小红旗标记着。

     

        “我们每去一个地方,就在上面画一面小红旗。”欧阳辉介绍,小红旗连成的线就是我们走过的“救心路”。7年来,他们派出50多批医疗队,行程20余万公里,深入40个市(县),为藏、彝、羌等28个少数民族群众进行先心病筛查。

     

        不管路有多险,有患儿的地方都要去;不管人有多累,医疗队绝不遗漏一个孩子。一次,他们去云南华坪县筛查,行至攀枝花时天色已晚,同行的基金会人员建议休息一晚再赶路。但医疗队认为,一次休整就会影响后续筛查任务,执意连夜翻越大山,第二天清晨准时出现在孩子们面前。

     

        西部儿童基金会工作人员莲莲保存着这样一张照片:在原木搭建的小屋前,僜人们身着艳丽的民族盛装,把几抹军绿紧紧地簇在中央,不远处,下察隅的油桐花连成海洋,如西藏的蓝天白云般绚烂。

     

        (本报记者 陈劲松 本报通讯员 李小平 李斌)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