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海牙7月12日电(记者刘芳、甘春)建立在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非法行为和诉求基础上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公布所谓最终裁决后,留学荷兰的国际法学子正式发布联名公开信,批评仲裁庭无视本案实质争议,罔顾中方的排除性声明,越权行使管辖,无助和平解决南海争议。公开信发布一个多小时,即已征集到两万多人支持签名。
公开信指出,国家同意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强制性仲裁的基础。南海仲裁案的实质是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争端,但菲律宾拆分实质争端,绕过强制法律限制,构成了对法律程序的滥用;仲裁庭超越国家同意,错误地行使管辖权,其裁决结果既无法律约束力,更无助于解决南海争端。公开信还特别强调,国家同意乃国际司法和仲裁机构存在之本,呼吁关注在海洋法领域司法和仲裁扩张的危险倾向。
当日,公开信送达联合国法律事务厅海洋事务和海洋法司,请其向《公约》所有缔约国转交,也发给了国际刑事法院、常设仲裁法院、国际海洋法法庭等国际司法和仲裁机构、一些西方国家主流媒体以及知名大学的法学院。公开信同时在微信、微博及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在线征集支持签名。
公开信由全荷公派学联主席、乌得勒支大学国际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彭芩萱发起,十多名在荷学习国际法的中国硕士生和博士生共同参与起草和传播。在荷8000多名中国留学生中,有100多人学习法律专业,其中30多人主攻国际法和海洋法专业。彭芩萱告诉记者,在荷兰的国际法学者学生一直密切关注南海仲裁案,这桩令人疑窦丛生的荒谬案件居然在“国际法之都”海牙强行推进,着实令人“大跌眼镜”。她说,“这是一桩别有用心的法律案件”。
十多名国际法和海洋法专业留学生成立“法眼看南海”研究小组,历时三个月完成英文公开信的写作,并译成了荷兰语和汉语。在征集意见过程中,多国留学生组织、中资企业协会、华侨华人团体对公开信表示积极支持,并广为传播,热心网友还将公开信译成多种语言。公开信正式发布一个多小时,就已在线征集到国内外两万多名支持者签名。欧洲华侨华人青年联合总会表示其在欧洲11个国家的3600名会员心系祖国领土主权,鼎力支持公开信行动。留学生们告诉记者,相信这封公开信征集到的签名将“给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投上至少六位数的反对票”。
据格罗宁根大学海洋法博士研究生徐奇介绍,研究小组格外关注南海仲裁案给《公约》强制争端解决程序的内在平衡造成的损害。他说:“西方政府和媒体对南海仲裁案的认识存在历史事实和基本法律认知的错误。我们希望通过公开信阐明,中国对于《公约》强制争端解决程序的理解是正确的。中国不接受出于政治目的启动的强制仲裁程序,是在捍卫国家同意是强制仲裁之基础的国际法治基本原则。从长远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会理解这些努力的价值。”
徐奇告诉记者:“我们在研究工作中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外国专家和学者对仲裁庭裁决,尤其是涉及菲律宾主张的实质事项表示担忧。我们从中得到启发,也颇受鼓舞。”
公开信撰写团队中最年轻的学者、莱顿大学24岁的国际法硕士研究生张彤告诉记者,她高中时代参加模拟联合国法庭的活动,由此产生了对基于国际法的国际正义的信任;多年国际法专业学习让她认识到,国际法的生命来源于且应服务于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国家同意原则使得各国利益得以在国际法中获得可持续的保障和平衡,因此不可或缺。她说:“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却不保护缔约国的正当利益,扩张其管辖权,这将更加削弱主权国家对国际司法和仲裁机构已然脆弱的信任,还有可能严重伤害整个国际司法机构的权威,这样的做法实在令人失望和伤心。”
乌得勒支大学国际公法和金融硕士研究生王智利积极参与传播公开信。过去几周,留学生们一直通过微信、脸书、领英、推特等平台介绍公开信并收集反馈信息。王智利告诉记者:“在荷兰生活的6年多时间里,我发现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充满偏见和片面之词,有关南海仲裁案的报道也不例外,中立且有深度的文章难得一见。我们计划通过网络空间广泛传播公开信,并获得尽可能多的支持。”
在公开信中,国际法学者学生们要求国际司法和仲裁机构严格依照国际法授权,如实履行其甄别当事方真实争议的职责,在管辖权范围内审判案件,避免越权行为;敦促菲律宾政府撤回不符合事实和法律的主张;呼吁《公约》各缔约国与中国携手,共同抵制滥用法律程序和越权管辖行为。
彭芩萱说:“南海仲裁案给国际法蒙上阴影,真理必须发声。点燃一支蜡烛,就能得到一束光亮;将烛光传递下去,黑暗就无处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