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10日 星期日

    驻足片刻,铭记一生

    ——参观延安新闻纪念馆有感

    作者:本报记者 李晓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10日 03版)

        【编辑记者延安行】

     

        眼前这栋窑洞式的建筑,土黄的色调,依山而建,与不远处的垣峁相互辉映,浑然一体。这就是延安新闻纪念馆,坐落在“万众瞩目”的清凉山之上。

     

        清凉山,在红色延安时期又被称为“新闻山”,曾是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中央印刷厂、新华书店等多家新闻出版单位的所在地。在那些峥嵘岁月里,从这里传播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那些激荡人心的篇章,那些永不消逝的电波,于危难中振奋人民精神,在绝境中燃起重生的希望。

     

        来到展馆的序厅,一块巨石赫然独立,镌刻着“深入群众,不尚空谈”八个大字。这是74年前毛泽东同志为《解放日报》所写下的题词,旨在强调新闻报道不要流于形式、脱离群众。1940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创建《边区群众报》,一份专为人民群众提供阅读的通俗化、大众化报纸应运而生。无论是目不识丁者,还是满腹经纶者都对它称赞有加,“说东又说西,肚里样样有,交上这朋友,走到人前头”,这首脍炙人口的谜底诗便流露了人民群众对这份报纸的肯定与褒扬,也彰显了这份报纸在践行“深入群众,不尚空谈”中的典型示范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谆谆的教诲与告诫让当代新闻人受益匪浅,解放军报记者李鹏说:“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只有深入群众生活,挽起袖子调查,脚粘泥土采访,心无旁骛思考,笔端才能蘸上情感,镜头才能捕捉真实,作品才能彰显价值。”

     

        如何深入群众?革命战争时期那种“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精神值得我们弘扬与传承。三天里,与延安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生活片段也渐次闪现:烈日下,戴一顶草编帽,与老乡一起田间耕作;塬峁上,端一碗饸饹面,与老乡一道闲话家常;窑洞里,三四个人挤在狭窄的炕上,商量着明天可以为寄宿的人家做些什么,却意外地收到了大娘塞到手里的一兜沉甸甸的红枣。“三天的劳动,让我更加了解了延安,这里有人、有事、有情,这才是我们新闻写作的源泉,有人间温暖,才会有作品温度。”求是杂志社编辑刘名美感慨地说。

     

        来到展馆的二楼,一孔孔被复原的石窑遗址中,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当年的播音室、编辑室、职工宿舍和排字车间等场景。窑外烽火连天,窑内潮湿阴冷,他们是如何做到笔耕不辍、薪尽火传,用声音与文字传递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呐喊,书写风云震荡中红色的诗篇?

     

        ——坚定信仰!

     

        陈列在展馆里的几百余件包括照片、实物、文献、图表资料等在内的文物,向世人证实这是一种将职业精神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的信仰,是老一辈的新闻工作者用血肉之躯凝炼的精神内核,如同一盏引航的灯塔,在茫茫黑夜中照亮前行的方向,指引着后来者前赴后继,勇往无惧。“前辈们在如此艰苦恶劣的环境下依然坚定信念、不畏牺牲,对于身处和平时代且满怀新闻理想的我们来说,更是一种无言的教诲与砥砺。”法制日报记者张鑫由衷感叹。

     

        沟壑中清风阵起,与清凉山交相辉映的宝塔之下传来一声声铮铮的宣言。同日,百余名青年编辑记者在巍巍宝塔之下,宣誓明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传递正能量,努力做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者。铿锵有力的誓词,在宝塔山和清凉山之间回荡,让每一位身临其境的新闻人心生敬畏、不忘初衷、步稳致远、铭记终生。

     

        (本报记者 李晓)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