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08日 星期五

    从“腹地”到“高地”

    ——重庆两江新区构建开放型经济格局的启示

    作者:本报记者 张国圣 李慧 邱玥 郭丽君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08日 01版)

        【调结构 转方式·重庆两江新区调研行③】

     

        长江、嘉陵江在重庆交汇东流,滋养山城生生不息。如今,在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的1200平方公里土地上,我国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正茁壮成长。

     

        以两江新区为引领,重庆这座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城市,正加快扩大向东向西、对内对外开放的脚步,从物理空间上的“内陆腹地”华丽转身为多维时空中的“开放高地”。

     

    “痛点”变“亮点”:

     

    用大通道撬动开放杠杆

     

        6月17日,由重庆能源投资集团与云南德宏州宏天实业共同发起成立的重庆咖啡交易中心在两江新区开业。交易中心刚成立就夸下“海口”,计划今年内通过“渝新欧”转运云南、东南亚咖啡,实现出口3000个集装箱的咖啡产品、咖啡交易额20亿元至30亿元的经营目标。

     

        不产咖啡的重庆发展咖啡转口贸易,底气何来?

     

        “相对通过海运到达东部沿海再转陆运到重庆,‘渝新欧’班列可以直接从欧洲腹地到达中国内陆,中途不需要转运,时间节约60%以上,常态运行后,运价可能比海运加两次陆运的价格还要低。”重庆市经信委副主任杨丽琼表示。

     

        “地处中西部腹地的两江新区,距离沿海、沿边都在一两千公里以上,如果没有顺畅的国际通道,开放就无从谈起。”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深知,内陆开放最大的“痛点”就是物流不畅通。

     

        找准了“痛点”,也就找到了突破口。

     

        过去5年,重庆多式联运骨干国际物流网建设获得历史性突破,以“渝新欧”和长江水道为核心的“双黄金国际物流大通道”同步奋起发力。

     

        投资100亿元,规划建设16个码头泊位,形成每年200万标箱、100万辆商品车滚装、600万吨件杂散货的吞吐集散能力——作为“渝新欧”的站点之一,中国内河最大港果园港,实现了“渝新欧”国际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无缝连接。

     

        在两江新区,不到20公里的半径内,空港、铁路港、保税港、信息港与水港五港交汇,构建起“水、空、铁、公、管道”多种运输方式对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对于两江新区,水陆联动、东西双向的国际大通道建设就是撬动其开放的杠杆。这个杠杆,撬动了平台搭建、政策落地,也拉近了两江新区与世界的距离。”重庆大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蒲勇健说。

     

        贸易通全球,两江达四海。截至目前,重庆国际货运航线已增至20多条,国际航空货运量已排全国第5;江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成为过去10年全球增长最快的机场之一;“渝新欧”班列已累计开行511班,2016年将突破300班;保税港区已实现工业产值554亿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55.89亿元。

     

    “伴舞”变“领舞”:

     

    联动发展做大西部市场

     

        “如果您错过了30年前的深圳特区、错过了20年前的上海浦东、错过了10年前的天津滨海,今天千万不要错过重庆两江新区。”

     

        这既是两江新区颇具吸引力的招商口号,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庆印记”。

     

        作为中央在西部开发新十年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作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承载着改革开放由沿海向内陆推进、经济发展由外需向内需转型的国家战略。

     

        这样的国家战略不仅体现在一条内陆开放的国际通道上,更打通了一条内陆开放、参与国际市场的创新路径。

     

        重庆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勇表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新一轮的全球性产业重组,中西部市场成为连通欧亚大陆的战略枢纽和提振国内经济整体力量的重要阵地。

     

        “在这个过程中,两江新区以产业链垂直整合方式,实行‘整机+零部件’一体化配置,降低了物流成本、产业配套成本,并通过开放倒逼改革,降低了制度成本,推动了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五大产业集群发展。”汤宗伟说。

     

        两江新区基于全球性产业重组的“基地化布局、垂直化整合、集群化发展”思路,成为重庆经济增长故事的核心。

     

        如今,无论是两江新区的汽车工业还是电子信息产业,都采取了“整机+关键零部件+研发+结算”的发展路径,形成了产业面多点支撑的新格局。

     

        站在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管委会大楼远眺,集装箱码头内,卡车往来穿梭,一个个集装箱货柜整齐地排列在码头上,码头后方是一座座大型物流仓库。

     

        “西部省市云贵川渝的货物中,70%在重庆装箱。”正在指挥集装箱装卸的民生轮船公司负责人王正强告诉记者,过去发船周期是两周一班,现在一周有8班,且实现了当天装船当天发货。

     

        身居内陆,志在全球。从摩托车、汽车,到玻璃纤维,寸滩港运输的货物附加值越来越高,运输效率、服务效率也比过去大大提升,成为重庆港口的一张名片。而两江新区,也日益从“伴舞者”变为中国西部融入全球化的“领舞者”。

     

    “买全球”与“卖全球”:

     

    大平台吸引跨境电商汇聚

     

        走进位于两江新区金渝轻轨站旁的洋展购跨境商品直购体验中心,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以前,一双国外品牌凉鞋从境外运往重庆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如今,只需半个月便可抵达,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重庆市洋展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薛跃武介绍。

     

        从“买全球”到“卖全球”,日趋完善的立体口岸体系,改变了两江新区对外开放的格局。

     

        “重庆是全国内陆开放的中心,而两江新区又是重庆开放的中心。”薛跃武表示,之所以如此火速落户重庆,就是看好重庆作为国内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所带来的巨大市场,看中了两江新区跨境电商的发展前景。

     

        2015年,重庆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服务外包的实施意见》,创新经营模式,推动跨境电商与保税商品展示展销、保税进口、进口商品专业市场等业态融合发展。

     

        高效的投资环境,大通关、大通道和大平台,加上日趋完善的设施,让跨境电商纷纷抢滩两江新区。这里,日益成为全球投资的“新绿洲”。

     

        数据是最好的例证——2010年至2015年,两江新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83亿美元、内资5105亿元,分别占重庆市的34.5%、15.7%;完成进出口总额1500亿美元,吸引129家世界500强落户,占重庆市的一半以上。

     

        承东启西、沟通南北——如今,一座地处内陆腹地的开放平台、一个辐射四面八方的开放高地——两江新区,正在西部崛起。

     

        (本报记者 张国圣 李慧 邱玥 郭丽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