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课】
理论的时代化不等于迎合时尚,理论的大众化也不等于迎合大众。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笔者以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须在“深入”与“浅出”两个方面下功夫,同时避免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倾向。
在马克思看来,由于表现形式不同于它所表现的本质关系,所以要区别一切表现形式和隐藏在它们背后的基础。概言之,就是要把事物的本质与现象区别开来。
由是观之,所谓的“深入”,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一切科学研究的目标和实质所在。马克思一再强调,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而所谓的“浅出”,就是要立足于本质解释和说明现象。这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本功能。
如果说深入是远离现象的过程,那么,浅出就是不断接近现象的过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是基础和前提,不深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就会流于表面现象,就不具有科学性。浅出则是关键和保证,不能采用浅显易懂的表达形式,再深刻的理论也无法获得普遍理解和认同,更遑论大众化了。
比如,“资本”无疑是《资本论》的核心概念。从现象形态看,资本可以表现为一个价值额或一定量的货币,也可以表现为某种物,例如机器或厂房。但是,无论价值或货币,还是机器或厂房,它们自身都不是资本。同样,资本家总是表现为某个或某些人,但是不能把这些自然人等同于资本家。马克思说:“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作为直接生产者的财产,不是资本。它们只有在同时还充当剥削和统治工人的手段的条件下,才成为资本”。因此,资本是人与物之间的所有和占有关系,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统治和剥削关系,因而是一种生产关系;资本家则是资本的人格化,也是生产关系的人格化,因而是生产关系赋予自然人的一种经济角色。马克思的论述既深入又浅出,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堪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时刻警惕和防止庸俗化的思想倾向。从思想史的情况来看,一些所谓的理论,讲得尽管很浅显,易于理解和把握,却总是在现象上打转,就现象论现象,难以深入下去。有的明确反对现象与本质的区别,甚至反对本质,拒斥规律,将之贬斥为“二元论”或“本质主义”。
自由主义经济学在其古典时期,尚在努力区分经济过程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即区分本质和现象,并且在面对具体的经济现象时,企图用强制的抽象法把规律从现象的矛盾中拯救出来,即简单地和直接地用一般的经济规律来说明这种现象。但是,到了庸俗经济学这里就取消了这种区分。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由于头脑狭隘不能区别表现形式和它所表现的东西,所以一方面,他们实际上把毫无规律性的现象说成是规律本身,另一方面,他们完全无视经济规律的作用,抓住了现象的外表来反对现象的规律。
理论的时代化不等于迎合时尚,理论的大众化也不等于迎合大众。迎合时尚与迎合大众,都会放弃对本质和规律的探求,远离事物的根本,背弃基本原则和立场。这是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应当注意的。
(作者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