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03日 星期日

    跨界整合 北京院前急救提速向前

    作者:本报记者 夏欣 田雅婷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03日 01版)

        “摊上事”需叫救护车的市民知道,近来北京救护车的收费有变化了,“空驶费”“返程费”已彻底消失,全部实行按载客里程计价。“随车出诊费”一律改为“院前危急重症抢救”,纳入医保、工伤报销范围。

     

        可预期的变化不止这些,北京院前急救这一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侧改革,正在整合协调中提速向前。

     

    平均每天诊治运送1600余名病人

     

        在前门西大街北侧,北京急救中心大楼已立起28年。作为国内最早开展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城市之一,北京早在1988年就启用了120这个急救号码。随着城市人口激增、城市风险加大,2001年又催生了北京红十字会紧急救援(999急救)中心。

     

        可以说,长期供需矛盾,“急”和“救”的特殊氛围,让这个行业有太多不确定性和被抱怨的理由。

     

        这套体系日常是怎么运行的?日前,记者来到位于京藏高速清河收费站附近的北京红十字会999急救中心。

     

        穿过主楼,记者随该中心宣传办主任王蕊来到后院。也许因为是周末,只见备勤的救护车林林总总,一片“医疗白”。车的种类样貌之多超出想象,管理员拿来钥匙,一个个打开车门,车里面的装备也迥然有别,专业实用。

     

        “我们现有各种救护车319辆,15年来增长了4.4倍。北京急救中心的救护车数量比999急救中心还要更多些。”王蕊指着地面有红十字标志的一小块空地告诉记者,那是直升机停机坪。他们已率先引进两架世界顶级配置的航空医疗救援直升机,一架固定翼飞机。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院前急救系统已经建起305个急救站。按照2014年年底的统计,全年诊送病人58.75万名,这在以前很难想象。

     

        2010年以来,北京市院前急救呼叫量年均增长6.49%,以常住人口计算,平均每百人急救呼叫3.4次。但仍存在城乡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呼叫满足率为87.13%,距离发达国家的95%还有一定距离。

     

    从各自为政到四方打通

     

        北京红十字会999急救中心指挥大厅是流彩的光影世界,一排排动态显示屏对应100多个调度指挥座席,可同时接受两千人拨打电话,瞬间确定病人位置,2秒钟内便可自动就近派车,从接警到现场急救、途中转运全程监控。

     

        值班组长敲打着键盘向记者报出派车、流转的即时数据。经过三次升级改造,这套系统接警反应时间一次次被缩短。

     

        在一块俯视屏上,蓝色和绿色两种图标闪闪烁烁,分别代表120和999的车辆动态分布和实时工作情况。

     

        “为避免资源重复浪费,2011年起,我们已按照上级部署,与120急救指挥调度平台合网,再与另三家报警信息平台织成一张大网,实现了120/999、110、119、122四方的互联共通。”

     

        999急救中心(医院)副院长田振彪的几句轻描淡写,实际上是一项没动渣土的大工程,旨在把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同的两家乃至五家机构的信息,在院前急救医疗调度区域内统合起来,有突发事件时,信息同时传输到急救、交管、消防各个部门,抢救伤者与事故处理同时进行,并及时有效地调动离现场最近的急救资源。

     

        虚拟的“打通”,在现实中的几家单位之间真能实现吗?试运行第一周的统计是,避免了93次重复出车。

     

        北京急救中心一位负责人举例,遇到外地转运来的危重病人,交管部门即通过调度专席介入,进行信号管制、现场疏导甚至警车开路。前不久,一个重症心脏病患者被航空转运到北京安贞医院,就是通过交管部门协调,在医院旁边开辟临时停机坪。

     

        “当发生火情的时候,119一样能证明这个联动机制的反应速度。去年,北京广渠门附近一处面包房发生燃气爆炸,120与119立即合作,搜救、破拆、救治、转运同时进行,其总体反应速度、决策处置能力初步得到提升。”这位负责人说,几家机构每年都会开一到两次协调会。但他认为在信息平台响应后,120和999两家机构的资源指挥调配仍存在不协调,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无论如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已初步达成,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一城两号”欠妥 创新机制难得

     

        同时使用120和999两个急救呼救号码,把两家单位绑在一起,是院前急救领域的“北京特色”。但当时没有主观故意,完全是首都城市发展历史选择的结果。

     

        北京急救中心(120)隶属于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原北京市卫生局),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北京市政府和意大利政府共同合作建成的,起点高,“范儿正”,队伍整齐专业。但接下来十几年急剧增长的服务需求,让刚起步的院前急救体系不堪重负,市民院前急救服务资源明显不足。

     

        北京红十字会999急救中心就是在本世纪初的这个时候应时而生的。据介绍,其自筹资金、自收自支的管理体制,在当时并不被看好,却在体制的逐步完善中拓展了自身潜力和生长空间,创造力得到极大释放。迄今已在全市城乡铺设180个急救网点,和北京急救中心一道,打出了首都影响和国内外影响。

     

        对于999急救中心的快速崛起,北京市政府在一番明察暗访的调研之后,于2010年大胆突破,决定以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坚决的肯定和支持。2011年把120/999联动机制纳入北京市医改重点任务之一,将两支队伍一起纳入政府急救体系,统筹推进,弥补资源不足。

     

        “这在客观上给老百姓多了一个选择,并为院前急救体系注入活力。”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医改办高星说,“政府既不包办,也不把手伸得太长,用简单的行政手段管。而要用政策和制度调控两方面力量,尽可能管办分开,这其实就是一种机制探索,是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调节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机制创新。”

     

        据介绍,在督促并网后,市政府进一步因势利导,不断统一服务标准,同时加速有关立法,最近又把统一价格收费这张答卷从容交给北京百姓。

     

        “虽然还会有规划、指挥方面的不协调和小概率负面事件,但没有形成恶性竞争,两个急救中心开始有了共识和协作机制,常主动一起开展交通事故院前医疗急救联合处置工作。大家在磨合中产生默契,并找到彼此的位置。”高星说。

     

    在公共卫生服务上政府更不能缺位

     

        “问题”通常会和“发展”捆绑在一起,并成为“发展”的印证。

     

        “急救资源分布不合理、郊区急救点太少;交通拥堵等造成危重病人转运不及时,到了医院有时又送不进急诊室……”这是求救患者和家属口中的不如意。

     

        “急救资源经常被回家、转院等非抢救型人员占用;院前急救医生太少,其待遇与高风险、高强度的付出不匹配……”院前急救机构急救医生也有很多无奈。

     

        谈到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北京急救中心一位负责人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院前急救有明确的公共卫生属性,应由政府牵头建设,从法律上给予确切定位,否则只靠急救机构发力,会让很多事情不好解决。比如老百姓对院前急救医生的要求多元、立体,可目前的执业医师培训就没有这个专业。一个城市两个急救号码,并不利于百姓合理利用急救资源,应该发展更加统一的急救体系,这些都需要政府层面的整合、协调、推进。”

     

        令人欣慰的是,北京很快将有第一部这样的法规。《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经反复酝酿、调研和市人大四次审议,已呼之欲出。据了解,条例将首次明确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性质,明确政府在其中承担组织领导、规划建设和监督管理等职责。

     

        在这个基点上,院前急救面临的种种问题将有明确的界定和说法,最终在规划布局、服务标准、城乡规范及预算等方面实现统一,“院前与院内衔接救治”的大难题有了突破的希望。

     

        “解决其中的关键问题,不是靠一个部门发力就能办好的,需要政府牵头,实实在在拿出办法跨界整合统筹。如果这次立法能真正推进院前医疗急救各个方面的工作,那么,北京乃至全国的院前急救事业将会加速驶入适应现代化、国际化的快车道。”高星说。

     

        这将在更高层次上体现急救医疗的终极追求——对人的生命关怀。

     

        短评

    百姓需要这样的统筹协调

     

        从呼叫急救车,到进入医院急诊室,“院前急救”的这个距离在人们心理上还十分疏远。因为它涉及现场救护、路况交通、医院接诊能力等方方面面,是环环相扣的生命链,也是系统工程,要提高急救效率,仅靠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单打独斗都很难奏效。

     

        北京市在院前急救系统发展的关键点上由政府出面牵头立法,制定政策,推动信息互通,这种跨界统筹整合的角色担当,不表面,不务虚,是脚踏实地的服务做事。

     

        院前急救如此,其他事业也如此。关键时刻政府自觉到位,还在于这类“因急救车而起”的事,与提高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水平相关,与老百姓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相关。

     

        对人的生命关怀,是老百姓最大的福祉。

     

        (本报记者 夏欣 田雅婷)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