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纪事】
福州的“三坊七巷”,指的是以南后街为主轴从北而南,西面三片“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东面七条“巷”: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这是福州老城居民区的核心,基本保留着唐宋遗留下来的坊巷格局和大量明清时期古建筑,被称为“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是福州人文荟萃的缩影。在约44万平方米的街区内,出现的对中国近现代进程有重要影响的人物,竟达百余人。我的童年少年就在其中的杨桥巷度过。
原来的杨桥巷与其他六巷一般长,约300米左右(现已向西拓展成又宽又长的杨桥路),西端之西叫“水流湾”,有小河与桥(杨桥),宛然“小桥流水人家”,我幼时印象颇深,后来屡次梦中游走河沿的石板路木板房而迷其归路。西端之北叫“达明河沿”,顾名思义原来有河;之南就叫南后街,向南串起三坊七巷。
短短一条杨桥巷就出了好多名人:就在我家西边一百多米,杨桥巷与南后街交叉处,有一座神秘的大院子,原先坐南朝北、门朝杨桥巷,后因杨桥巷扩路,拆掉门楼,门改朝西、朝南后街。大门口,一边悬“林觉民故居”,一边悬“冰心故居”。不同族的两家人同一故居,这是怎么回事?
林觉民是黄花岗72烈士之一,牺牲后,不知何人偷偷向其家属避难处的门缝里塞进一卷东西,翌晨解开才发现其中有他诀別爱妻的信,这封《与妻书》长时间入选中学教材。我从小就耳闻,那是他在广州起义前三天以必死的决心写在一方手帕上与妻子诀別的,有些话感人肺腑,至今犹记:“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与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每过其故居,屡屡想见其铮铮铁骨。
此故居有他同曾祖的族兄林长民。在“五四”运动的前两天,在1919年5月2日的北京《晨报》与《国民公报》上,他发表的《外交警报告国民》,揭露了当局在巴黎和会上出卖山东等权益的黑幕,他沉痛呼吁:“山东亡矣,国将不国,愿四万万众誓死图之。”蔡元培校长也将此信息告诉北大学生,于是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林徽因就是林长民之女,故此屋也是林徽因的祖屋。
后来,林家把房子售给冰心的祖父谢銮恩,于是又成了著名女作家、另一位“民国四大才女”冰心的故居。无论是热血捐躯的林觉民,还是锦心绣口的冰心,在我幼小心灵里都有“街坊邻居”的亲近感。1956年,北京大学纪念“五四”的大会请冰心讲话,她上台第一句就说,请你们不要把我看作“五四”时代的人,赢得满场笑声掌声。
与杨桥巷紧邻的是郎官巷,那里有严复故居。严复翻译出版《天演论》《原富》等西方八大名著,引进西学,影响中国近现代思潮;他是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他在郎官巷家的后门与我家的后门背靠背。他与日本的伊藤博文是留学英国海军学校时的同学,伊藤博文回日本大逞其能;严复回国,欲强国“立功”不遂,于是“立言”启蒙。我后来知道“立言”也是人生“三不朽”之一。过去我梦中反复出现,从我家后门经他家后门进入他家,从“厝弄”一进又一进走到正厅堂的梦境。我家紧东邻号称“台湾林”,是台湾“桂冠诗人”林熊祥的故居,他们家是严复家和陈宝琛家的姻亲。
再往南四条巷是宫巷。小时候经过宫巷口,大人会说里面有林则徐家。我们从小就听了许多林则徐抗英的故事、趣谈。据说,有次英国人请林则徐吃冰激凌,林则徐一勺放嘴里,冻得够呛。林则徐回请英国人,桌上放着福州芋泥,英国人一勺放嘴里,烫得直叫! 小孩儿们都很敬佩林则徐,经过宫巷口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长大后知道,那里住的是林则徐的一些亲属,如其子林聪彝,其外甥兼女婿沈葆桢等,林则徐自己住处还要再往南一些。民国时代的另一位女作家庐隐,还有著名翻译家林纾(字琴南)的故居也都在不远处。
我家的东南方不远处立着“圣人殿”——孔庙,门前两边长墙上各有四个大字,一边是“金声玉振”,一边是“江汉秋阳”。小时候看了我才知道,自己的名字“汉秋”出自这里。虽然不知其深意,但却增强了对孔圣人的亲切感。上了北大中文系才知道,“江汉秋阳”出自《孟子》中的“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曝之”。这是比喻孔子的教诲,像春天里的江、汉之水洗濯人,像秋天和煦温暖的阳光曝晒人。
马致远的《汉宫秋》是很多人知道的名剧,许多人遂以为“汉秋”之名出诸《汉宫秋》。有一次与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先生在火车上聊起我名字的出处,我介绍了出自孔孟典籍。回京后他为我题写楹联称赞:
江汉秋阳通典籍,
汉宫秋月谙词章。
现在都热衷讲“乡愁”,这是传统说法,但我个人宁可用“乡情”。怀乡之情很广,当然首先是怀家人亲友,可以扩及乡贤,包括民族英雄、杰出历史人物。爱祖国从爱家乡肇始,爱民族从爱乡贤发轫,乡贤是家乡的历史和山川风物的灵魂。祖国的大小城乡遍布英杰的足迹,他们的故事、故居、故物,这些都是孩童成长的人文环境,是非常生动具体的人生观教育和中华文化精神熏陶,许多人的立志就是从崇仰乡贤开始的,激励他们提升了生命的品格。这也是我们重视文化遗产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