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专门部署2014年度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目前基本整改完毕,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等增加到6083亿元,制定完善制度5947项,处理5500多人。”29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全国人大作审计工作报告时回顾了2014年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2015年度的审计工作报告又审出了什么问题?应该如何整改?
扶贫资金须加强统筹
报告指出,2015年度审计扶贫资金分配管理重点抽查了17个省的40个县。这40个县2013年至2015年收到财政扶贫资金109.98亿元,审计了50.13亿元,涉及364个乡镇、1794个行政村和3046个项目。
“从总体情况来看,这些地方认真贯彻扶贫工作有关要求,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加强扶贫资金管理,扶贫项目有序推进,取得积极成效。”刘家义指出。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1.51亿元扶贫资金被虚报冒领或违规使用。此外,由于资金统筹整合不到位,导致8.7亿元扶贫资金闲置或损失浪费。据抽查,贫困县每年收到上级专项补助200多项,单个专项最少的仅4800元;抽查的50.13亿元扶贫资金中,至2016年3月底有8.43亿元(占17%)闲置超过1年,其中2.6亿元闲置超过2年,最长逾15年。
“对此次审计发现的问题,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审计期间都积极采取措施边审边改。收到审计报告后,各地党政负责同志高度重视,对审计整改作出明确批示,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限期整改、严肃问责。抽审县大多也成立了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整改工作组,通过追缴被骗取套取或违规使用的扶贫资金,统筹盘活长期闲置资金切实规范管理,提高绩效,推动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审计署有关负责人指出。
地方债管理风险可控
针对地方政府债务审计情况,2015年度审计署重点审计了11个省本级、10个市本级和21个县。
“从审计情况看,有关部门和地方建立健全举债融资和风险预警机制,完善了相关制度,政府债务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至2015年底,11个省本级政府债务余额8202亿元,或有债务余额10970亿元。”刘家义表示,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部分地方发债融资未有效使用。抽查发现,至2015年底,黑龙江、山东、湖南、北京、内蒙古和广东等6个省发行的置换债券中,有138.4亿元(占2%)未及时使用,主要是未达成提前还款协议或偿还手续办理滞后等所致;湖南、山东、河南和广东等4个省使用的置换债券融资中,有112.57亿元(占2%)未按规定的优先顺序偿债。
——有的地区仍违规或变相举债。抽查发现,至2015年底,浙江、四川、山东和河南等4个省通过违规担保、集资或承诺还款等方式,举债余额为153.5亿元。浙江、河南、湖南和黑龙江等4个省在基础设施建设筹集的235.94亿元资金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政府对社会资本兜底回购、固化收益等承诺。
“对上述问题,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强化债务管理,相关地方正在积极整改。”刘家义表示。
科研经费要加大智力成本补偿
在科研经费管理机制方面,一些体制机制弊端久为科研工作者诟病,严重制约了科研创新,但同时也存在经费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跟踪审计创新型国家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政策落实情况发现,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还不完善,科研经费管得过死,有形成本占比大,智力成本补偿不够,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审计工作报告指出。
刘家义表示,从抽查11个中央部门单位科技资金使用情况看,仅扩大开支范围、利用假发票报账等问题金额就达3.17亿元,其中既有为保障必要支出不得不到处“凑”发票来报账的情形,也有个别人员借机骗取套取科研资金的问题。
对此,审计署有关专家表示要坚持推动改革,更加系统深入地剖析体制制度机制问题,着力推动建立符合科研规律、有利于调动和保护科研人员积极性、鼓励创新和多出成果的相关制度。
短评
切实发挥审计“督战”的力量
钟超
审计署年度工作报告一直备受公众期待。在政府行政体系里,审计部门以监督者的视角,使公众有机会深入探视政府部门履职尽责情况。近年来,审计署敢于揭露问题、动真碰硬的工作精神深入人心,让公众真正感觉到了审计的力量。
与往年相比,最新出炉的审计报告在列举查处大案要案、惩办腐败分子等反腐成绩之外,更突出了审计署极力推动各项重大政策、决定贯彻实施,尤其是“督战”简政放权、政府行政职能改革等方面的举措,深入人心,影响深远。
在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审计署把单纯的合规性审计升级为绩效审计、制度性审计,以全面监督来服务大局,让审计成为一把激励各级干部履职尽责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本报记者 钟超 殷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