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27日 星期一

    国运传承的持久力量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特稿之四

    作者:本报记者 冯蕾 李慧 《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27日 01版)

        【辉煌95年】

     

        返视历史,长久仰望,更知来路不易。

     

        “敌则求请无厌,我乃应接不暇,此亦智勇俱困之秋矣”——

     

        这是《晚清文选》对中国当时困顿世局的概括。

     

        95年沧桑巨变,从“智勇俱困”的迷茫中走出,无数次浴血征战,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我们终于迎来“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无论是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面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峻挑战;无论是面对世界格局剧变,还是面对西方和平演变,我们都能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背后,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

     

        “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深刻有力的论述。

     

    文化自信之“源”:更基本的力量

     

        1905年,《猛回头》的作者、年仅30岁的陈天华带着救国无术的悲哀投海殉国。“大地沉沦几百秋,烽烟滚滚血横流。伤心细数当时事,同种何人雪耻仇?”反映着当年知识分子面对国家民族濒临危亡时的巨大悲愤。

     

        百年后的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说,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引下,我国一定能逐步解决创新中遇到的问题,跨入世界科技强国行列。

     

        百年回望,从“智勇俱困”到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征程——这是一个跨世纪的“中国故事”。

     

        今天,“中国故事”成为西方媒体关注的焦点,人们也在探问这背后的“发展密码”——当世界里程第一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在广袤的中国大地纵横驰骋;当丝路花雨重新复活于“一带一路”的海陆通道;当纽约时代广场户外显示屏上,中国先哲孔子的动画形象与熙来攘往的人群融为一体——自信,不只来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硬实力,更来自历经磨难而弥深、千锤百炼更坚强的中国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从宏阔的历史视角揭示了道路选择与文明传承的深层内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共产党,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领航者,在历史的长镜头里,我们可以探究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回望95年的探索与实践,正是文化自信让我们思想笃定,方向坚定。

     

        “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毛泽东曾这样形容。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然而,中国究竟有什么样的土壤让马克思主义深深扎根?

     

        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品格。从“城市中心论”到“农村包围城市”的转变,从五次反围剿的斗争,到万里长征的壮举,从抗战烽火中的浴血奋战,到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最终告别战乱频仍、四分五裂,实现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开创历史的新纪元——每逢重大关头,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不断寻求一个民族的光荣梦想。

     

        这是信仰的力量,这是科学思想蕴含的磅礴伟力。

     

        为何只有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能绽放如此绚丽的花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结合的过程,也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1938年,毛泽东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之后,既强调“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又反对“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在《实践论》中,既讲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又讲中国传统的知行观;在《矛盾论》中,既讲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又讲中国传统“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变易论——无不彰显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哲学思想。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字字铿锵。

     

        ——回望95年的苦难与辉煌,正是文化自信让我们傲骨铮铮,精神不屈。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评述道:长征之初,当时几乎人人都认为完了,认为这是为红军送葬出殡。

     

        然而,苦难成就辉煌,超越人类生理极限的挑战磨砺出伟大的奇迹和伟大的精神。有统计显示,中央红军整个长征途中,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名战士壮烈牺牲……如今,长征亲历者正带着他们的红色记忆一个个离去。但他们的伟大精神,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

     

        95年风雨征程,从上海石库门点燃信仰的燎原火种到长征这一“人类军事史上的伟大奇迹”,从“新中国的诞生”到掀开改革开放的壮丽诗篇,中国共产党人在苦难与辉煌中,铸就着一个个“精神高地”: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时期最光辉的精神灯塔;创业精神、抗洪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航天精神、汶川精神等,凝聚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

     

        ——回望95年的光荣与梦想,正是文化自信让我们不忘本来,开辟未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000年中华文明的浩瀚星辰,时间的长河涤荡尘埃,文化的血脉绵延至今,精神的纽带浩荡飘拂。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古印度、古希腊、古巴比伦文明都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割断、湮灭,唯有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薪尽火传——

     

        这是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有啮雪苦节的苏武,有舍身求法的玄奘,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到“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都成为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演化成中国人民独特的民族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深刻阐述。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习近平总书记语气坚定地说。

     

    文化自信之“魂”:更深沉的力量

     

        近年来,西亚、北非、中亚,一些国家动荡的背后,也正是意识形态的交锋。

     

        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有过深刻论述:“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巴尔扎克形容道,“人类的灵魂真是个精灵,它能把一根稻草变成金刚钻”——精神和信仰的力量何其强大。如果要了解“中国精神”,就要透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而只有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才能洞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文化基因,才能深知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矢志不渝的耐力、化危为安的魄力。

     

        讲仁爱,重民本,这是底蕴和底气;尚和合、求大同,这是视野和胸襟——

     

        中国现代诗人何其芳曾描写抗战时期的延安景象:“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据统计,当时来到延安的学者、艺术家和知识青年大约有6万人。

     

        为什么在极其残酷的条件下,我们的革命队伍能赢得无数人舍生忘死的紧密追随?为什么“小米加步枪”能拥有战胜“飞机和大炮”的巨大威力?答案在于“人民”!从《管子》所言的“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这个95年,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奋斗史,在历史的深处,潜藏着太多难以忘却的精神记忆——东北抗联的杨靖宇,与敌人周旋数日、宁死不屈,敌人解剖他尸体时受到莫大震撼,胃里竟是军大衣中的棉花、雪下的草根;沂蒙红嫂,“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

     

        百年风雨,多少悲壮,多少豪迈,多少光荣。

     

        “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寓意深远。

     

        这是执政党的文化自信,这是源自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95年峥嵘岁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深刻阐述。

     

        然而,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信念与信仰的考验无处不在——

     

        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背后,都暗含着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的交锋。面对“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修昔底德陷阱”,怎样应对?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怎么破解?面对“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差距,如何补齐?

     

        “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信心来自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的主动担当;信心来自锐意改革,不懈攻坚的务实行动——从舆论为正风反腐一致点赞,到三个国家纪念日的全民参与;从大幅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到国企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等重点改革纵深推进;从“双创”政策加快落地,到户籍、高考等领域改革破冰,改革凝聚了更大的社会共识,赋予了信仰更大的力量。

     

        这背后,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进取精神,是“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的坦荡胸襟……

     

        “尽管国际上唱衰中国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但是,中国的变与不变,依然如故:变的是方法,不变的是信心。”《欧洲时报》在今年3月发表的《中国五大发展理念助力全球经济治理》一文中说,中国信心从何处来?这个答案就在于中国的“顶层设计”和“价值观念”。

     

    文化自信之“梦”:更持久的力量

     

        “布哈里的《圣训实录》享誉千古。花拉子米的《代数学》堪称人类智慧的一座丰碑。伊本·西拿的《医典》集世界医学之大成,他的哲学著作《治疗论》被奉为中世纪哲学的最高典范……”6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的演讲中细数当地的文化遗产,并再次提到了“朋友圈”——“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广,‘一带一路’建设逐渐成为沿线各国人民共同的梦想”。

     

        曾有外国代表问:一个不断发展的中国怎样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答推本溯源,意味深远——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伫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有一组浮雕,表现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的全景图。我们一方面缅怀先烈,一方面沿着先烈的足迹向前走。我们提出了中国梦,它的最大公约数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千年前的丝路辉煌,张骞策马、郑和远航,播撒文明之花。如今,“一带一路”战略成为世界跨度最长、最具潜力的合作带,成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最新的时代注脚。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论述体现了宏阔的文化视野,这正是基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更深认识,对中国文明历史的更深领悟——这正是中国崛起中的文化自信。言及和平,“协和万邦”“亲仁善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谈及历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论及责任,“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讲到尊重,“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这既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思想,又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哲学,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的辩证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彰显了中国在发展新征程上的高度自信与孜孜追求。

     

        4月28日,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交易所楼大屏,播放着六岁的中国小超模孙嘉璐在T台走秀的精彩片段,她展示着中国的民族服装,潇洒而自信。

     

        而在大洋的另一端,德国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举办的联欢晚会上,一部德国学生表演的话剧《梁祝》引得场下观众欢呼。目前在德国,每年约3万人学习汉语,越来越多的德国高校开始设立汉语师范专业。

     

        这是中国眼中的世界,也是世界眼中的中国。

     

        穿越5000多年的历史烟云,更能深刻地理解中国的苦难与辉煌、光荣与梦想。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当前,“十三五”规划正在全面展开,21世纪头20年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入最后时段,距离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只有不到五年的时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已经开启。

     

        “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字字铿锵。

     

        (本报记者 冯蕾 李慧)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