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21日 星期二

    三年援藏路 一生雪域情

    ——记情洒藏北的衢州援藏干部

    作者:本报通讯员 许彤 李啸 蓝晨 本报记者 严红枫 《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21日 04版)

        【民族团结巡礼】

     

        6月的浙江衢州,细雨霏霏,处处温婉清新。而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西藏那曲地区,依然寒冷。

     

        在过去的21年里,衢州市与西藏那曲这两座相隔近4000公里、原本并无交集的城市,因为一批又一批衢州援藏干部的前赴后继,而情牵相聚,亲如一家。

     

        对于衢州干部而言,藏北草原的恶劣气候简直难以想象。窗外,时而白云朵朵,艳阳高照,时而乌云密布,大雪纷飞。

     

        在援藏医生、衢州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姜方正的寝室里,摆放着十几桶4升装的矿泉水和一罐医用氧气瓶。“这些都是维持生存的必需品。”姜方正解释,那曲地区含氧量不足内地的一半,氧气瓶就是救命的必需品,自来水达不到饮用标准,喝水做饭只能用瓶装水代替,同时空瓶又能储水。

     

        姜方正是2015年4月来到那曲的。刚到那曲第二天,他就参与了一场急救。一个藏族孩子的眼睛不小心被铅笔捅伤,姜方正得知后马上赶到医院,一边吸氧,一边手术,终于为孩子保住了眼睛。

     

        内地人来到这片“生命禁区”,普遍存在着“三掉三降”的情况:掉肉,掉皮,掉发;记忆力下降,免疫力下降,睡眠质量下降。与3年前相比,如今的李华已是满头华发,身形也消瘦了。

     

        “改变和建设那曲的力量,归根到底是那曲人。”李华和浙江援藏干部们的共识是,必须留下一批“带不走”的援藏项目,变“输血”为“造血”,加速提升那曲自我发展能力。

     

        长期以来,那曲教育资源相对落后,新教师不愿来,老教师留不住,中小学教师缺编1700多人。浙江援藏指挥部十分关注这一问题,主动对接浙藏两地教育厅,启动智力援藏项目,帮助那曲地区每年免费培养30名教育专业“定向就业”师范生,打造一支“安心教、教得好”的教师队伍。去年9月,李华专程到浙江师范大学看望了首批30名那曲籍师范生。

     

        和李华一样,每位衢州援藏干部都在尽己所能,努力在高原留下永恒的光芒。

     

        2014年7月,那曲地区住建局牵头开展重点建设项目督察,来自衢州的援藏干部余风主动请缨去海拔最高的西部四县开展工作。援藏3年来,余风踏遍了那曲全境的11个县。2015年9月,余风到奇达村看望慰问驻村工作队,了解到修桥是村民最为迫切的愿望,他当即代表浙江援藏干部向村里捐助10万元,解决了建桥资金缺口问题。村民们得知余风来自浙江常山,便将桥取名为“常山桥”,作为藏汉民族情谊的见证。

     

        而在真情奉献之后,援藏干部们也收获了终生感动的褒奖:天寒地冻的时候,牧民捧上一杯暖手酥油茶;车子被困的时候,路人齐心协力一道推车;解决民生难题的时候,当地百姓排着长队捧着哈达感谢……

     

        三年援藏路,一生雪域情。凯旋的日子日益临近,援藏干部远方的家人们,早已翘首企盼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岁月会证明,三衢男儿和浙江援藏干部留下的精神,会像念青唐古拉山那样恒久屹立。(本报通讯员 许 彤 李 啸 蓝 晨 本报记者 严红枫)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