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19日 星期日

    “一带一路”对外传播:如何化解文化冲突与误解

    作者:梁海明 《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19日 06版)

        【声音】

     

        要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沟通和理解。智库与相关机构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历史展开研究,建立丰富的知识储备;要摒弃过去常用的单向“灌输式”传播模式,更多从对方角度考虑,在对外解说他国关切的中国问题时,要学会从对方的角度和话语体系去考虑,加强双向互动、双向沟通;讲述中国故事时,要选择偏向软性、感性的故事,促进感情的交流,同时展示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应加强双向传播,即除了对外传播,也要向国内传播,向国人宣传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增加国民对这些国家的了解和兴趣,从而实现文化上的包容、相互促进和共生。

     

        要营造不同文化“共生”环境。只有“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普遍感到大家都是共生连结的共同体,才能以更宽容的态度看待彼此的不同,推动文化共生。当今“一带一路”沿线的不少国家在科技、文化和经济等领域比中国落后,且部分还需要中国经济援助。因此中国需要以平等、友善、互助、合作的姿态与沿线各国民众交往、交流,以及对沿线国家抱持“文化包容”,展现容忍、谅解的气度,为中国企业、国民“走出去”营建一个和睦共处的发展环境。

     

        要展现大国气度风范。要赢取沿线国家的认同、信任和尊重,就要在人类和平与安全、国与国之间平等与团结、经贸上的自由与公平以及人类权益的捍卫等方面,展现出胸怀天下的雅量、气度。中国的媒体和研究机构也应在对外交流合作中,以规范的方式,积极推广我们所倡议的共同发展的理念。要认识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族不同、信仰不同、要求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中国要与沿线诸国互利互惠、实现共赢,充满挑战,也藏有变数。“一带一路”倡议应建立在促进情感交流、化解文化冲突的立场之上,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金融和政策等方面的互联互通搭建桥梁。

     

        (梁海明,作者系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