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18日 星期六

    又闻汾水哗啦啦

    ——“两山论”指导下的山西治汾实践

    作者:王菲菲 马晓媛 高竹 《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18日 08版)

        初夏,千里汾河沿岸,绿树掩映、众鸟啁啾,山西古老“母亲河”展示着新时代的妩媚。

     

        然而,此番美景来之不易。作为黄河第二大支流的汾河,却一度由于严重污染,变成恶臭熏人的“龙须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坚定不移践行这一理念,举全省之力治理汾河。

     

    让水系修养,引客水济流

     

        6月,山西境内汾河中游段82.2公里核心区蓄水工程全面开工,流域内汾河灌区节水改造、运城西范东扩、临汾襄汾供水等30多项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涉及水污染防治、植被恢复等20多项工程也全面启动。

     

        而在此前,山西已先后组织实施了4次大规模治理,治汾的脚步从未停歇。

     

        2008年之前,汾河干流部分河段曾长达12年断流,部分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幅度达80多米。为充分补给汾河水,山西实施大水网工程建设,其中已建成投产的禹门口提水、引沁入汾和川引水、万家寨引黄南干线工程,以及在建的大水网中部引黄和东山供水两大骨干工程,在汾河流域形成“五水济汾”的水资源配置格局。

     

        “这五大工程年最大供水能力达12.3亿立方米,为流域水资源配置和生态修复提供了可靠的水量保障。”山西省水利厅副总工程师薛金平说。通过调引客水,汾河实现了干流不断流。

     

        同时,山西通过实施关井压采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建设蓄水工程等措施,力求恢复和重建地下水系,有效促进地下水位回升。山西省水利厅2012—2014年的监测数据显示,流域平均地下水位累计回升1.69米,年均回升0.56米。

     

    去污染产能,挽一川锦绣

     

        过去,在汾河两岸星罗棋布着许多煤焦冶电企业,有的直接将污水排进河里。山西出台《汾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在汾河源头及上游地区干流河岸两侧各3公里、中下游干流河岸两侧各2公里范围,禁止新建各类严重污染水环境的企业,已建成的,限期改造或搬迁。

     

        汾河源头宁武县治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王成说,县里先后取缔关闭了污染企业511座,清除污染物1000多万吨,减少污水排放223万吨。

     

        一些地区在两岸布置排污暗涵将城市排污送至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不具备条件建立污水处理厂的,在河岸两侧建设人工湿地,充分利用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净化污染水体。

     

        在宁武县管涔山汾河源头,水质达到国家Ⅰ类标准,当地居民可直接饮用。

     

        在一些地方,通过河道整治和景观建设等,汾河两岸被打造成了生态公园。

     

        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工程始建于1998年,经过近20年建设,形成了20.5公里的市中心绿化生态长廊,该项工程还曾获得联合国人居署颁发的“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称号奖”。

     

        在临汾城区段,跨越6公里、占地面积达10.6平方公里的汾河公园成了人们休闲好去处。

     

    清流成福水,民歌复吟唱

     

        多年不懈治汾,终使“母亲河”清水复流。在带来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同时,经济效益也正在显现。

     

        文水县刘胡兰镇王家堡村的1100余亩汾河滩涂地,引进社会资本改造为900亩世泰湖,年均地下水补给量60万立方米,形成了集蓄水灌溉、水产养殖、生态恢复、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省级水利风景区。

     

        临汾市则打破行政区划,将汾河流经的6个县(市、区)串联成线打造“百里汾河经济带”,成为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载体。目前,经济带内规划建设的园区中,18个工业园区销售收入占到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63.9%;10个农业园区有8个形成规模。

     

        山西省省长李小鹏表示,山西将坚持科学治理、规划先行,在用好工程措施的同时,突出强化管理、自然修复的作用;坚持统筹治理,着眼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持续治理,持之以恒;坚持依法治理,保证新一轮治理持续稳步推进。

     

        前不久,水利部与山西省政府联合批复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这是由部、省联合批复的河流生态修复规划,标志着山西新一轮河流生态修复工程上升到了国家治水战略层面。规划提出,通过5年工程建设、10年自然修复,用15年的时间,重现汾河水系大河风光。

     

        站在汾河岸边,那首熟悉的《人说山西好风光》仿佛又回荡在耳边,“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

     

        (据新华社太原6月7日电 记者王菲菲、马晓媛、高竹)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