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招进行时】
高考结束,高校招生工作进入一年中最忙的月份。大学想招什么样的人?学生应该怎样报志愿?为此,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北京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处处长李振键。
记者:现在学生的追求从上大学变成上好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在招生时会选拔什么样的人?
李振键:我们希望选拔出有科研潜质的人,能培养成国家未来卓越领军人才的好苗子。
高招是大学的入口,而选拔什么样的人从出口、从就业去向就可以看出来。2015年北理工本科以上层次毕业生到世界500强企业、国家重点建设行业、重点单位就业的人数占直接就业人数的62.37%。从这些可以看出,科研潜质是一个关键词。我们选拔出有志于科研、有科研潜质的人,经过“锻造”,培养成科研领域的领军人才、骨干人才。我们招生时有一句话,“选择北京理工,共筑强国梦想”,也明确地体现了这个选拔取向。显露出科研能力的学生,在北理工大一就可以进实验室参与科研活动。
记者:潜质不像分数那样有一个直观的比较,招录过程中怎么得到保证?
李振键: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报志愿。报志愿很重要,就是看你是不是选择到和自己的潜质匹配的专业和学校。通常来看,考生第一志愿的录取率要高于其他志愿,就是学校和考生之间的互相选择。
现在高校推行按大类招生,也是为了提高学生和专业的适配度。学生进校之后经过学习,更了解专业也更了解自己的特长,再确定细分专业就不盲目了。
还有一块是自主招生,我们特别看重学生是否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素养,是否拥有了进入一流大学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能否强调知识和能力间的联系、迁移和灵活应用,注重考查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考查学生是否具有追根究底的思维习惯。
记者:作为公办大学如何承担并完成好社会责任?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招生及评价取向和手段有没有什么调整?
李振键: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这些考查通过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形式完成。我校自主招生面试分为文史类和理工类。文史类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方式,重点考查考生思辨深度、思维原创、快速应变、语言表达、团队合作和知识的广博度等方面的人文素养。理工类为半结构化面试方式,面试题目侧重于考查考生人文素养、创新能力与发展潜质、逻辑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对新事物的好奇程度、想象力、对待逆境的态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记者:近年来报考北理工的考生素养变化如何?学校对指标投放及生源布局有没有新的考虑?
李振键:近年来,我校在指标投放方面,一直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各地生源质量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情况综合考虑。针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考生有一定倾斜,主要通过保质保量、不折不扣地完成国家计划来实现。
在自主招生环节我们不设置分省计划,只要被我校认定,并且其高考分数满足我校在当地的自主招生录取规则,均可录取。
(本报记者 李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