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新疆人】
“您觉得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就是现在。现在我可以自由地在江南和新疆穿梭,平时在南方生活,汲取那里的文化营养,同时又能回到新疆,听到熟悉的维吾尔语,再把维吾尔族人的故事讲给南方人听,你说还能有比这更幸福的事吗?”
这位有着美丽卷发、高颧骨、大眼睛的新疆人,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用一支笔、一汪深情、一个个故事,将辽阔的塞外和温柔的江南紧密地连结在一起。她就是定居浙江余姚的维吾尔族女作家、记者帕蒂古丽·依布拉音。
1965年,帕蒂古丽出生于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老沙湾镇大梁坡村。在那里,维吾尔族的父亲、回族的母亲、哈萨克族的邻居、汉族学校的老师,多民族的村庄塑造了帕蒂古丽拥抱不同文化的胸怀。
18岁那年夏天,古丽离开家乡,带着憧憬与向往来到了兰州商学院,虽然与最爱的文学失之交臂,但是追求文学的热情之火却从未熄灭。从《今日塔城》《南海日报》《中原建设报》直到现在的《余姚日报》,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余姚,是古丽丈夫的老家,就连古丽丈夫也只去过一次。“那时决定去余姚,自己也没有想过会在这里生活多久。”1996年,帕蒂古丽抱着仅40天大的孩子,随丈夫一起来到余姚定居,这一住就是20年。
在余姚,一座山隔着两个镇,口音和习俗可能大相径庭,堪称“五里不同俗,十里一方言”。初到余姚那段时间,帕蒂古丽闹过很多笑话。有一次,帕蒂古丽打开冰箱,发现有袋东西散发着一股臭味,于是就把它给扔了,后来才知道,那是宁波名菜“臭冬瓜”,还会把余姚话蔬菜“茄子”听成“架子”。这些让人开心一笑的小错误,让帕蒂古丽下定决心学习余姚话,半年后,她硬是学会了这门方言,开始真正地融入余姚。
在《余姚日报》工作期间,古丽大力推动姚剧的发展,唤醒了一代余姚人的记忆。
姚剧是余姚独有的小剧种,有着两百多年历史,唱腔淳朴优美,节奏明快,富有地方乡土气息。然而,20世纪90年代姚剧逐渐衰落,很多本地人一提起姚剧,要么摇头没听过,要么觉得是不入流的乡土小曲。古丽觉得可惜,于是带着对艺术的敬畏,走访了老一辈的姚剧艺术家,用四五十篇稿件传达出了姚剧的现状,呼吁人们保护传统剧目。
十几年间,姚剧逐渐“复活”,新创的《王阳明》等作品不仅获了许多奖,甚至走出了国门。2008年6月,姚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以说,姚剧近年来的复兴,古丽功不可没。
文字是古丽最擅长的表达方式,工作之余,她笔耕不辍。2010年以来,她出版了《跟羊儿分享的秘密》《混血的村庄》《隐秘的故乡》《失散的母亲》等散文集,荣获2014年度人民文学奖等多个奖项。2015年9月,《四年的重量》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作品出版。
古丽在余姚的家,面临姚江,夜晚看着静流的姚江水,似乎听到了故乡河流的气息。去年,因为文化援疆,古丽回到家乡,在库车县阿格乡康村任住村文化援疆记者,完成她的长篇小说《最后的库车王》。采风时,古丽发现,这里老城区保存完整,新城区蓬勃建设,一到晚上,库尔勒孔雀河两岸万家灯火,“一点不比宁波的三江口差。”
精通汉语和维吾尔语的古丽,游走在两种文化间,用汉字告诉大家一个原汁原味的新疆。为了让人们对新疆有更全面的认识,古丽描述着故乡的风土人情,抒发着汉维两个民族和谐相处的深情,架起了交往交流的桥梁。
对于以后的打算,古丽说要用她的文字,准确传达维吾尔族文化和汉文化的精妙。
(本报记者 曾毅 本报通讯员 干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