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12日 星期日

    语文教材“铁肩”担传统文化

    作者:宋晖 《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12日 07版)

        【说语话文】

     

        近日,语文出版社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共有40%的课文被替换,同时,古诗文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比重有所增加。(相关消息见《光明日报》5月24日1版《新版语文教材替换约40%课文》)

     

        在当今学术语境下,增加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比重,我认为是非做不可的大事。开放的中国保持独立自主,不仅体现在政治与经济层面,也必然体现在文化层面上。当我们强调创新时,是否意识到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也是创新的一条必由之路呢?守成与创新的关系是融入式的,也就是说,创新不能特立独行,“任性”而为,必须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所为有所不为。当然,这也是国际交往的题中应有之义。《礼记·曲礼》说:“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清楚自家的“禁”“俗”和“讳”,在国际交往中怎会有自信,在国际舞台上如何立足?

     

        此外,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后天习得性。王充在《论衡》中记载:“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我国传统蒙学典籍《三字经》中也有类似表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回到义务教育阶段,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比重符合文化学习的认知特点。可以想见一下,孩童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明事理、辨是非,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如果再上一层楼的话,孩童能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一己之得则更佳。试图唯欧美的文化价值观马首是瞻,则必然会使中国传统文化缺失,使我们在镜子中越来越洋气的同时也离本真渐行渐远,“天下大同”一定是“和而不同”。

     

        其实,有识之士早已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甚至不能囿于义务教育阶段。2015年7月,首都师范大学举办第三届中华吟诵周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位传统吟诵调传承人、吟诵理论家、吟诵推广志愿者和吟诵爱好者参加。

     

        即使如此,我们仍要清醒地意识到,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各种思潮也随之泛起,在各种文化交融和碰撞中,如不能使我们的优秀文化保持独立性,并且得到良好的继承与发展,恐怕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能成为一句空话。所以,教育工作者在百舸争流中如何竞先,诚然是“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