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宁6月8日电(记者刘鹏 通讯员陈芃)青海大学杨应忠课题组历时5年研究发现高原肺水肿(HAPE)易感基因,首次从基因水平揭示了低海拔个别人群易患HAPE的部分可能原因,并寻找到有关易感基因。相关研究成果由美国《美国野外与环境医学杂志》、希腊《实验与治疗医学杂志》等国际刊物发布。6月8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课题鉴定,认为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课题组首次发现HAPE患者与EPAS1基因高度相关。由于HAPE是一种特发于高原低氧环境的复杂性疾病,课题组首次采用Affymetrix SNP 6.0高密度芯片开展了较大规模(209个样本)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有关基因与HAPE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首次选用全外显子组捕获及Solexa高通量测序平台,发现与HAPE相关的基因主要集中在转录调控、信号转导和免疫调节、炎症损伤等过程,筛选出的26个SNP位点为HAPE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信息。此外,该课题首次发现载脂蛋白A-I和A-IV的变化与HAPE发生有关,使载脂蛋白A-I和A-IV有望成为HAPE发病风险的血浆生物标记物。
国际知名高原医学专家、青海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格日力教授评价该项成果时认为,HAPE多发生于平原人群初次进入高原或高原人群进入更高海拔地区者,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该项国际性成果的获得为筛选急进高原HAPE易感人群提供了科学手段,将在高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