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军事】
俄罗斯联邦国防部机器人技术总科研试验中心主任谢尔盖·波波夫不久前,在接受俄《军工信使》周报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在军用机器人研发和实战方面“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叙利亚战场上,俄罗斯军用机器人在击溃极端武装分子和排雷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厚积薄发 成绩斐然
俄罗斯军用机器人在叙利亚战场一鸣惊人的抢眼表现绝非偶然,而是俄政府长期规划与系统建设的必然结果。近年来,俄罗斯从政府首脑到军事专家,都对此领域高度重视。在基础建设方面,俄罗斯已成立国防部机器人技术总科研试验中心,作为主导科研机构,加快建设装备靶场和试验中心等配套设施,建立起军方与企业相结合的军用机器人技术装备专业人员培养机制。大量扎实的前期工作为推动俄军用机器人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整体规划方面,俄国防部在2013—2020年军队建设计划中对更新武器装备、完善指挥体系、发展军事科研系统等问题进行了详尽规划,并进一步制定《2025年先进军用机器人技术装备研发专项综合计划》,对该领域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在实际运用方面,仅2011年至今,俄武装力量中无人机数量就增加了8倍,地面机器人增加了2倍,海上机器人增加了3倍。其去年推出的“天王星-9”无人战车更是赢得外界高度评价,美国媒体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军在经过十余年建设后仍未配置与此战车类似的武器。
大势所趋 不进则退
俄罗斯大力推进军用机器人建设,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下作出的选择。一是技术发展势不可挡。近年来,机器人技术发展建设迎来“井喷式”增长。2002年,美国陆军科学委员会委员雷·库日韦尔关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将成为战争中常见角色的论断,只是被军方视为有趣的科幻故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美空军已拥有无人飞行器1万多架;其陆军装备机器人系统至少高达7000件;更有超过100种智能化军用机器人被列入研制计划。除美国外,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也都在相关领域取得巨大成果。二是军力提升需求迫切。此前因乌克兰问题在与西方对峙中,普京多次重申俄罗斯“核大国”地位,貌似强硬的外表难掩其面对北约常规军力优势时的巨大无奈,寻求军事力量建设的突破口无疑迫在眉睫。普京判断说,未来高技术武器系统将会与核武器相提并论,很显然,高技术武器更容易被国际社会所接受。俄军事专家维克多·穆拉霍夫斯基的阐述更加明确,俄军在抢占发展机器人作战系统这一军事科技新“制高点”上,必须奋起直追。三是现实任务直接牵引。阿富汗与伊拉克的作战行动,成为美军大量投入扫雷机器人以及大力发展无人机技术的直接动力,同样,俄罗斯投身中东地区反恐作战,也是俄军大力发展军用机器人的重要牵引和宝贵契机。
前路漫漫 任重道远
俄罗斯发展军用机器人雄心勃勃且成绩卓著,但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经济条件压力巨大。军用机器人维护成本低的优势时常被津津乐道,但对于目前经济萧条的俄罗斯来说,军用机器人大规模装备部队无疑是沉重负担。由此看,俄罗斯军用机器人发展路径必将是逐渐融入现有体系的渐进过程,而非短期内面貌一新的革命性变革。其次,建设方向难以把握。俄军事专家瓦西里·布列诺克指出,同样结构和编成的军用机器人技术系统集团也许在反恐作战中表现卓越,但转移至其他战场很可能导致效能降低。如叙利亚战场上的军用机器人强调在复杂作战环境中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而信息化战争中则要着重防范对手的电磁脉冲和信息网络攻击。如何准确把握发展方向将考验决策者的眼光与智慧。再次,技术运用存在风险。墨菲定律认为“凡可能出错的事必定出错”,而机器人技术越先进、越复杂,其软硬件就越可能出现故障。2007年10月,美陆军第10防空团一台MK5自动防空系统因软件故障失控,火炮随即自行疯狂扫射,导致美军死亡9人,重伤14人。在俄罗斯大力推进相关建设的过程中,很难想象能够完全消除此类风险。
(作者单位: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