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 近来全球多个国家出现洪涝灾害,原因都一样吗?目前来看,中国南方的洪涝与厄尔尼诺事件有关,随后出现的拉尼娜事件可能给澳大利亚带来更多降水,法国则将正遭遇的洪水与气候变暖联系起来。
洪涝灾害正在多国发展。中国南方地区已出现多轮降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提出要预防大洪水,专家认为防御力度要以1998年那样的特大洪水为参照。无独有偶,欧洲的法国也遭遇了持续强降雨天气,法国政府宣布要在6月底之前以1910年特大洪灾为背景组织一次模拟演练。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地区这几天也遭遇了强降雨。
对于这些洪涝灾害的原因,各地不完全一样。对于中国和太平洋周边一些地方出现的洪涝灾害,厄尔尼诺事件是重要原因。厄尔尼诺指赤道太平洋一些区域的海水异常变暖的现象。本次厄尔尼诺事件从2014年持续到上个月刚结束,是自1997年到1998年那次厄尔尼诺事件以来最强的一次。
厄尔尼诺扰乱了正常的气候模式。据中国气象局主办的中国天气网介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影响中国汛期雨带分布的主要推手。一般来说,这一副热带高压在四五月时位置偏南,导致华南前汛期;在六七月份北上,导致长江中下游梅雨;于八月份继续北上,导致北方雨季;九月时该副热带高压回撤。这个副热带高压的主体正好位于太平洋上空,一旦厄尔尼诺出现,上述进程就会被搅乱。
研究表明,厄尔尼诺容易让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促使大量水汽从海上输入我国,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遇,产生大范围降雨。有时,厄尔尼诺又会使副热带高压稳定在某一区域,雨带走不动,降水一集中,就导致了洪涝。同时,在雨带无法抵达的地方则会发生旱情。虽然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已结束,但它在气候上的滞后影响仍可能导致大洪水。
在中国气象局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首席专家周兵说:“到目前为止,大气中发生了很多与1998年相类似的气候现象,人们需要以1998年为标准,做好应对大洪水的准备,打好战胜长江流域可能发生洪水的硬仗。”
厄尔尼诺事件结束后,往往会接着出现拉尼娜事件,它是指与厄尔尼诺相反的赤道太平洋一些区域海水异常变冷的现象。在强大的厄尔尼诺事件后,跳转为拉尼娜事件的时间往往非常快。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今年4月在厄尔尼诺尚未完全结束时,就发出了拉尼娜预警。
澳大利亚气象局5月底也通告说,气象模型显示在南半球的今年冬季,也就是6月到8月之间可能出现拉尼娜事件。拉尼娜事件对澳大利亚的影响是其北部、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冬天和春天会出现远超平常的降水。就在今年6月的第一个星期,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地区遭遇了强降雨。随着拉尼娜的发展,澳大利亚可能还将面对更多洪涝灾害。
再来看看法国的洪水。法国中北部地区发生的水灾已迫使政府转移了2万名居民。负责环境事务的法国生态、可持续发展和能源部部长罗雅尔宣布,政府部门将在6月底之前以1910年特大洪灾的灾情为参照,组织一次模拟演练,结合此次水灾的教训,为加强防汛能力做准备。罗雅尔强调:“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强降雨现象未来只可能越来越严重。”
同样将法国此次强降雨与气候变暖联系起来的还有法国总统奥朗德。奥朗德2日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法国正在经历的“非常严重的异常气候现象”,表明人类必须与气候变暖做斗争,进行这一斗争需要“世界范围的行动”。
虽然有气象学家指出难以将某个特定天气事件与气候变暖直接联系起来,但长期来看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概率上升是科学界的共识。世界气象组织说,2015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年份。“热”破纪录的现象还在持续,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是自1880年有气温记录以来最热的4月。气候变暖正扰乱世界各地人们习以为常的气候系统。
各种气象事件还会互相交织作用。世界气象组织在去年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处于高峰时发布的一篇科普文章中说,这次强大的厄尔尼诺与1998年类似,都导致许多地方出现洪水,“但没有两个厄尔尼诺事件是完全一样的,其他的气候现象也在发挥作用”。
世界气象组织专家戴维·卡尔森说,此次厄尔尼诺事件是第一次在北极海冰大面积融化时发生的,“这两者会互相强化还是互相抵消,我们找不到先例”,它们对于世界各地洪涝灾害的影响,还需要科学界进行更多研究。
(综合新华社记者黄堃、张雪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