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07日 星期二

    格桑花开在江淮大地

    ——1800名藏族学子与合肥35中“阿爸阿妈”的故事

    作者:本报记者 李陈续 《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07日 04版)

        【民族团结巡礼】

     

        旺措、索南穷吉、达瓦卓玛、洛桑桑杰……藏族孩子的名字对于不懂藏语的人来说,记忆的难度很大。但在安徽合肥的第35中,却有一个人,能够记得住叫得响这里上过学的1800名藏族学生的名字。他就是这所学校的校长范德标——从2001年开设西藏班开始,已经有1286名藏族学生从这里毕业,还有514名孩子正在这里学习生活。范德标与学校的教职员工,成为孩子们心中的“阿爸阿妈”。

     

    有一个家,四季如春

     

        “每次在电视上看到安徽或合肥的消息,我都格外认真,因为在合肥35中的三年,那里是我的第二故乡。”这是藏族学生次仁旺姆写给35中张毅老师信中的一段文字。虽然次仁在这里读完初中,考去沈阳读高中已经三年了,但他对当年的一幕幕依然记忆犹新。作为次仁的班主任,教师张毅感叹:“许多事,孩子比我自己记得还清楚。”

     

        2001年,当省市教育部门决定在这座大蜀山下、董铺水库之滨的美丽校园兴办西藏班时,几乎所有人都不知道如何教好这些十几岁、有的连汉语都不会说的藏族学生。那时,范德标和老师们只有一个念头:要让这些远离父母几千公里的孩子们,把35中当作自己的家。

     

        以格桑花和书本为设计基本元素的校徽,用飘逸的哈达和藏羚羊形象构成的校旗……走进今天的合肥35中,你不仅可以从身穿民族服饰的孩子们、汉藏双语书写的标语、广场上的“锅庄”与“格吞”,领略到民族教育的鲜明特征,更可以从文化上感受民族教育的细腻与用心。年过半百的王赟,是学校里唯一一个出生在藏区并在那里度过少年时代的老师,又是学校艺术团的团长,是跟藏族学生联系最多的人。在他的手机里有许多个学生微信群,最大的一个有370多人。王赟说:“我们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他们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家。”

     

    有一群人,朝夕相伴

     

        有着汉族名字的郭莹莹,爸爸是藏族,妈妈是汉族。因为生活在汉藏节日并重的家庭里,她比别的同学更加明白团聚是节日最重要的内容,也更清楚每逢节日,老师们都陪着自己和藏族同学所作出的牺牲。郭莹莹说:“老师们无论中秋还是春节,都在学校和我们一起度过,我特别感谢他们!”

     

        在合肥35中,西藏班孩子的教室是跟班主任与任课老师的办公室相连的,为的是方便师生随时交流;回到宿舍,旁边便是生活老师的房间,为的是便于照顾孩子的生活。获得“全国最美中学生”称号的达瓦卓玛,母亲早逝,父亲因车祸致残,是一位生活自理能力很强的女孩子。2014年,她从日喀则考入合肥35中。她清楚地记得,两年来的每一个晚上,10点半结束晚自习回到宿舍,都是生活老师为自己和同学们开门,然后点名,一直等到大家洗漱完毕熄灯睡觉,才会悄悄离去。

     

        连续任教西藏班12年的教师李长娟,第一次作为“代理家长”给动手术的孩子签字还紧张得“膝盖发软”。她始终记得:班上33个学生,每人一张鲜艳的“便利贴”,在自己车上贴出的那个“心”,温暖而感动。

     

    有一个愿,健康成长

     

        每年回来“探亲”的米玛旺久,大学毕业回藏区工作了;入学连汉语都说不好的巴桑次仁,华东师大毕业在日喀则当了老师;大学毕业回到拉萨的罗布旺扎有了女朋友……已经毕业的藏族学生的消息,永远是这个校园里的喜讯。35中副校长顾晓惠说:“让藏族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标。”

     

        健康的心理,是健康成长的基础。对远离亲人的藏族学生,教师必须担起所有职责。“我觉得离实现梦想更近了。”旦增卓嘎的梦想,是就读播音主持专业,她特别感谢学校和老师一次次给自己创造机会,获得了很多奖项。在35中,老师们结合藏族学生的实际,开发出校本教材与文化课教学的独特方法,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在全国内地西藏班的中考中,这里的学生一直名列前茅,2015年更是在前六名中独占三席。

     

        江淮大地上,在“阿爸阿妈”的悉心呵护中,一簇簇格桑花分外烂漫。

     

        (本报记者 李陈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