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05日 星期日

    乡土若寄

    作者:张玉梅\撰文 张玉梅 王潜\摄影 《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05日 10版)
    文村新民居
    老街
    老宅
    蚕快要吐丝纳茧了
    文村改造前 (资料图片)
    文村改造后 (资料图片)
    村庄俯瞰图
    村庄俯瞰图
    新民居

        江南,烟雨蒙蒙,江水泱泱,青山如黛。岚烟萦绕着白墙灰瓦,如画,这是我的文村印象。

        一幅现实版的富春山居图。

        走在石板街上,雨滴顺着老屋的瓦檐滑落,小狗悠闲地从身边经过。寻访王澍历时四年在这里建造的14栋民居,一时间迷茫了今昔,白、灰、黄同样的色系,同样的风格,时空在这里恍然交错。新民居就这样在老村中自然地生长,毫无违和感。这位普利兹克奖的获得者,重返乡土,开始一段艰苦的文化寻根之旅,王澍将自己的建筑理想植入浙江古老的乡村中。

        新旧民居的交界处,有新建的亭子,村民们在这里聊天,孩子们在这里玩耍。桥下戏水的白鹅,溪边洗衣的妇女,用王澍的话说,全是生活。通过新旧照片的对比,发现只是一些小的改变,设计师就让空间流动了起来。

        文村向文村学习,王澍叫停了村子的拆迁。在进行浙江富阳美术馆、博物馆和档案馆三馆项目的设计时,王澍提出附加条件,支持文村的古村落改造,文村项目就这样被争取下来。在对浙江乡村进行田野式考察时他发现,30000个自然村,1000个被列入保护名录,但古民居大都处于“半残”状态,仅有20个村庄还有改造和抢救的可能。文村有上千年的历史,群山环绕,交通不便,古民居保存尚好。村委会主任沈樟海捧着厚厚的家谱告诉我,村子从东阳迁移而来,是沈括的后人,家谱中绘制的村落规划图,充分显示出祖先们的智慧。

        城市化是唯一的发展道路吗?北京还是北京吗?上海还是上海吗?高楼大厦都是近亲繁殖,地域文化坐标模糊,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根基正在消逝。王澍在追问中将目光投向了乡村,在这些古民居中他看到了文化的传承。乡土建筑传统中,他找到更亲近自然、更有智慧的手工营造方式。

        百姓们能接受他造的房子吗?与时下流行的彰显气派的楼宇审美不符。建的还是“旧”房子,是典型的浙江老民居,石料、木材都取自于当地,村里的石匠也参与到房屋的修建当中。只是房子已经富含今天的科技含量,夯土的各项指标在中国美术学院的实验室中完成,确保牢固耐用。一批批慕名而来的参观者,让之前动摇而没住上新居的村民们后悔不已。村支书黄健军从中看到了希望,他说村委会正在商议,逐渐关掉小工厂,发展生态旅游,保护好这片青山绿水。王澍领衔的优秀建筑师团队的进入,似乎改变了村民们的生活轨迹,让他们向传统的生活方式渐行渐近。

        在新建成的民居中,王澍把厨房空间设计得很大,有的村民又把大柴灶搬回厨房。柴火烧饭的香味在街巷间弥漫,砍柴、烧柴,又能定期清理山林的杂木,森林能更好地新陈代谢,这是自然的平衡。

        推开一间老民居的窗户,天井里的青苔顽强地生长着,我似乎感受到时光的记忆,生活的琐碎,刻进空间的悲欢。房子在,气息就在。村民沈生平的家在村中的老街上,门敞开着,我走进去,正赶上他们吃午饭,桌上的菜色有好几种,红烧肉、青椒肉丝、炒青豆、烧冬瓜,平静淳朴的笑脸,显示着生活的惬意与自足。他们一家养蚕,早上五点便去山上采桑叶,我去库房看到一屉屉肥肥白白的蚕宝宝吃着绿油油的叶子,快要吐丝纳茧了。生活就这样如常地继续。

        传统就在这些老民居里相生相息,历史就在这里活着。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