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题
创新创业教育正在成为中国高校的热点和重点。高校必须担负起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任务,这一理念已基本成为共识,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措施和路径却是亟须突破的瓶颈。
为了促进高校之间创新创业教育交流,提高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创新创业课程教材建设,促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开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财经分会与本报编辑部联合主办了“第二届全国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研讨会由上海财经大学承办,来自全国42所高校的校长、教务处处长、创业学院院长、创业中心主任等参加了研讨。研讨会上,冠生园杯首届全国财经类高校创新创业大赛宣布启动。
研讨与竞赛携手,理论与实践碰撞,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如何发力、如何合力?请看以下观点。
发言嘉宾
樊丽明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钟晓敏 浙江财经大学校长
马 骁 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 杜承铭 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
万黎峻 冠生园(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1.创新创业教育,核心是什么
樊丽明:欧美高校很早就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欧盟早在2000年就强调将创新创业精神作为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98年就将创业教育作为21世纪青年除了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之外的第三本护照,这些都对我们有所启发。
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人”。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笼统地说,大学应该培养那些具有社会责任感,知识和能力兼备,尤其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具体来说有学术型精英人才、应用型行业骨干和创业型企业家人才。尽管有强烈创业意愿的企业家人才“原料”在高校占比较低,但这个群体正是中国保持长期经济增长所急需的,也是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所必需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不仅契合了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要求,也是提升人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下,创新创业人才因其思维导向、能力构成和知识储备往往更具竞争力。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的结合部,应增强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大学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场所和创新成果的诞生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意转化为现实价值的纽带,是引导市场资源配置的信号,更是驱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这也正是我们在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服务国家战略中要重点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考量。
“人”不但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是实现对“人”的教育,而不是对“项目”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一定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切身体验和主观感知,重在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钟晓敏:在19世纪初德国高校历经“洪堡改革”之前,大学的功能集中于传统的教学,之后开始承担越来越多的研究功能,也催生了研究型大学。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高校越来越多地介入社会活动,创新创业型大学应运而生。创新创业型大学核心特征是强调教学、科学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交叉融合,高校、产业和社会的紧密合作,以高校创新力驱动社会进步。21世纪,创新创业型人才竞争成为国家竞争核心要素,高校自身需要适应时代进行组织机制变革,顺势而为,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创新创业型大学的核心特征是强调教学、科学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交叉融合,高校、产业和社会的紧密合作,以高校创新力驱动社会进步。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就创新创业本身而言,大学生在学校中养成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业潜质和创业能力是创新创业人才的核心素质。需要强调的是,大学生的质疑和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很重要,需要培养他们敢于担当的勇气、抵御风险的能力和承担失败的抗挫抗压能力。所有这些品质的培养是一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础。
万黎峻:对创新创业人才,首先应该培养精进独立的精神。培养学生独立的深度思考能力,使其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独立发现问题、求证问题,并且去解决问题。人云亦云、盲从的年轻人是不能胜任重要而复杂的工作的。《管子·正世》中先贤提出“不慕古、不留今”,“不慕古”表现在不羡慕或者说不停留在传统,而“不留今”就是不留恋或者说不贪图现在,敢于对现实中阻碍发展的问题开刀。其次,应该培养百折不挠的勇敢精神。“以病为师,以苦为友”是给年轻人的忠言。创业本身是痛苦的,因为创业意味着生活告别安逸,创业者一定会产生很多焦虑,也会有很多思想的挣扎,但实际上,创业所带来的这些痛苦本身,是值得去经历的。它是让人摆脱平庸所要经历的洗涤,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2.创新创业教育,应该给学生补什么
马骁: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信息输入—编码与存储—信息输出—转化”的过程。个体的创新创业能力实际上是人脑对通过学习、感知、实践等所获取的信息的选择性输出。“输出”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复制性“输出”,表现为简单地转述思想、模仿技术、复制成品等;一种是创造性“输出”,表现为创新思想、变革技术、创造产品等。
在信息“输入—输出”的过程中,“输入”包括“输入”的内容、方式、环境等因素是可控的,而学生接受环节可控性要小得多,因此,必须考虑如何通过控制可控的因素来影响、改变“输出”的结果。因此在推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考虑“输入”哪些信息,比如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的关系。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该如何平衡?必须考虑如何有效地“输入”信息、教师如何发挥其主导作用、该营造何种环境等问题。
樊丽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重点在于养成其独立思辨的能力;培养其实践能力、驾驭未来的领导力和把握机会的能力;教会其掌握企业创建的完整知识。上述创新创业人才核心素养要求我们要对传统课程体系进行改造,强化大学实践教育内容,强化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将创业机会识别、商业模式开发、创业投资、团队组建、企业成长等完整的创业过程知识纳入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中,以取代传统的职能管理授课内容。具体而言,课程体系除了传统的商业知识必修模块外,应该包括企业创建知识的核心课程模块,偏重于项目打磨的实践和实战模块,侧重于创新思维训练的问题导向性课程模块,以及结合学校背景的特色课程模块和当下经济热点的特色行业课程模块。此外,大学还可以考虑引入一些国外企业大学课程,比如GE的领导力课程和西门子商学院所开发的创新力开发课程等。大学只有根据时代需求和人才培养需要重新定义和调整课程体系,才能不断满足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钟晓敏:财经类院校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许多人会认为财经类院校是很难开展创新创业的,即使创新创业,成果也不会太显著。但我们认为,虽然科技创新在当今社会的创新中还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伴随着技术变革、社会组织变革、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商业模式创新、服务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最有力的动力。现代社会从互联网到“互联网+”的最大突破点在于组织形式和商业模式的变革。技术和知识的快速更新,需要通过组织形态将新技术、新知识的效用最大化。财经类大学的学科专业大多属于现代服务业,通过会计、财务、金融、税务、营销、信息、法律等各类服务助推创新创业,必将是财经类大学人才培养的特色。
3.创新创业教育,如何推进
樊丽明:创新创业教育不宜统一化,而应特色化。不同高校的专业布局、学科优势、文化传统、地理位置有所不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外部条件各异,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适合校情的创新创业教育路径,形成各具特色的教育模式,不同高校应依据自身实际,尤其是学科特色走出各自道路。
建立教师评价和学生激励机制,形成可持续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要深入推进,应该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是学生的问题。当下国家出台了休学创业的好政策,但是很多配套政策还要跟上。第二是教师的问题。一方面要优化校内教师学术评价机制问题,使专业教师有动力做好学生创业辅导和产学研一体化工作。另一方面,外聘社会导师不宜广撒网,更要注重筛选;不能只靠待遇,应借鉴国际经验如设置实践教授等岗位来鼓励企业家真正参与,确实将一批对学生培养怀有热情,也有一定经验的企业家纳入大学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钟晓敏:浙江财经大学进行了组织机构改革,独立设置了创业学院。学校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由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模块课程、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相互衔接、逐层递进、四年不断线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体系;出台了创新创业奖励学分、延长学制、学分替代等一系列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措施;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基本教育,将创新创业教学渗透于专业教育全过程。实施“双师资培养计划”,选拔一批有潜力的年轻学术骨干进行重点、持续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创新创业教育双师型队伍;建立创新创业活动与教学科研业绩的等效评价机制;支持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习挂职,提高创新创业的教学能力。
马骁:我们精简课程总门数和总学时数,让学生有恰当的可以自主安排的非课堂学习时间;出台《本科生创新创业活动学分认定暂行办法》,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着力打造创新创业导师团队,目前学校职业发展教研室有49名就业创业课程教师,同时还聘请了55位理论知识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组成学生创业导师团队。
杜承铭:建设开放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首先,构建多层次、全过程、开放型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创新创业教育规律,构建了涵盖通识类创新创业课程、专业类创新创业课程和开放式课程三种类别,包括通识必修、通识选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综合运用课和开放式课程(项目)六个层次,贯穿人次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其次,学生课外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对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出台《广东财经大学开放式课程(项目)学分管理办法》,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可获得开放式课程(项目)学分。该学分可以申请替代教学计划中的通识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和综合运用课程学分。
4.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协同发力
樊丽明: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深化,首先要加强校内外协同,着力建设创业学院有效平台。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资源分散、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学校多部门各自负责一块,一套成熟高效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实践证明,创业学院是整合校内分散的创业教育资源的重要抓手,是协同校外力量开放办学的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协同尤其是校内协同这个课题仍然是个大文章。要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就必须克服部门利益,将它上升到人才培养的高度,加强校级协同统筹,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创新创业教育校外的协同同样重要,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例如,创新创业孵化资金不可或缺,但在现有财政体制下仍然很难实现,校企协同就可以解决很多类似关键性问题,对于企业而言投资早期项目获得了机会,对于学校来说利用企业风投资金也帮助了孵化。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在高校内部是比较稀缺的,如果能校内外协同办学,就可以充分利用广大校友资源、社会资源和全球教师资源,聘请杰出校友、企业家和全球优秀师资作为创业导师为学生提供点对点的创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扇开放窗口的打开恰恰为大学协同办学的管理机制提供了最好的试验田。
杜承铭:校企、校政合作,协同培养高级“双创型”人才,很有必要。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了创业师资培训、开发《创业基础》课程和在线学习平台;设立“创业引导基金”,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启动资金,破解创业融资难题。
在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方面,则有两个方面:一是师资培养国际化,创建师资海外研修基地安排中青年骨干教师进站研修,安排专项资金选派创新创业核心教师赴美参加“创业思维与行动”(TETA)培训项目。二是创新实践国际化,资助学生利用暑期赴海外实践教学基地参与创新创业培训和实践,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马骁:“先基础实践,后专业实践,再综合实践”的梯度层次,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我们在做实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各类实验实训中心建设、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的同时,还与政府、行业、企业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参加“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国小微企业调查”等重大实践教育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训练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万黎峻:企业与高校携手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不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可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冠生园(集团)近几年从传统休闲食品制造业退出,致力于青年创新创业服务,致力于金融创新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结合,构建知识平台型现代服务业企业。在转型发展中,我们的体会是:在开展创新服务尤其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时,企业与高校携手,可以实现双赢。除了支持高校的创业竞赛,“冠生园”在创业指导方面也给高校提供支持。无论是“YBC·冠生园大学生创业研发中心”,还是上海戏剧学院静安“冠生园”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都是希望助力大学生创业。
链接
自2002年起,国内高校先后开始探索试点创业教育;2012年,教育部推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基本要求,首次把创业教育定义为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在创业教育的组织中做到三个“纳入”:纳入学校整体的改革规划、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纳入质量的年度报告;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后,创业教育改革成为高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多所高校的创业学院应运而生,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了支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预期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
(本版内容由本报记者曹继军、颜维琦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