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03日 星期五

    在创新创业的洪流中

    ——8100万科技工作者践行创新驱动战略掠影

    作者:本报记者 詹媛 《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03日 11版)
    “天宫一号”飞船 CFP
    蛟龙号进行下潜试验 CFP
    中国高铁 CFP
    中国长征七号火箭 CFP

        当李赞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观察抗干扰通信试验数据的时候,何少华可能正在浙江海盐的秦山核电站小心翼翼地从深水池里拉起装着核电燃料的“篮子”,而尼玛次仁也许正在西藏的曲水县教村民科学种植郁金香。大学教授、高级技师、农技师是他们三人各自的职业。这三个可能永远不会有交集的人,却因一个共同的身份——科技工作者,而同时出现在人民大会堂。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统计,我国目前共有科技工作者8100万人,全世界排名第一。他们的力量汇聚起来,掀起中国创新发展前沿阵地的最高浪潮。

     

    在幸运的时代争做5%的高精尖人才

     

        当步入人民大会堂时,李赞不免想起了2001年她留校时的情景。那一年,她向学校借了闲置的教室当实验室,在拼起的乒乓球台上铺一块布权作工作台,又向学校借了30万元的经费,站稳在了科研生涯的起点。

     

        那一年,中国的神舟飞船初起步,还不能载人的“神舟”二号刚完成任务;我国首度给科学家颁发国家最高荣誉,吴文俊、袁隆平两位老人获得了第一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十五”科技发展规划、“863计划”刚刚确定,正要全面启动。

     

        15年过去了,今年41岁的李赞已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她主持研制的跳频抗干扰通信芯片正在为我国的卫星、舰船提供安全稳定的数据传输。对于从事科研工作,如今身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又曾获得中国科协颁发的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多项荣誉,李赞觉得自己“是比较幸运的人。”因为“从事了一个比较重要的研究方向,而自己的工作也能得到认可。”

     

        2015年的一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全社会研发支出达14220亿元;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居世界第2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1%,国家创新能力世界排名提升至第18位。这一年,药学家屠呦呦站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中国人原创的青蒿素拯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赖远明团队成功解决青藏铁路修建中“无法攻克的世界性冻土难题”,创造了“天路”奇迹;裴端卿团队发现了细胞在结构上“返老还童”的关键机制……我们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科技成为重要支撑。

     

        李赞是“幸运”的,她所处的也是一个幸运的时代,正因如此,才有无数和她一样的科研人才得以开拓创新,奋力进入“5%的高精尖人才”行列。而为了让青年科研人员“得到认可”,中国科协每两年评选一次“青科奖”,自设立至今,14年来已经有1396人获奖,其中有115人当选院士,80%成为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工匠精神就是让所有人心里踏实

     

        在浙江海盐秦山核电站,从中国科协九大代表何少华的办公室望出去,一个圆柱形的白色建筑近在眼前,这是被称为“国之光荣”的我国第一座大陆核电站——秦山核电站一期。何少华1995年从南京工业学校机械制造系毕业,怀着对自己技能的不自信,他来到了秦山核电站核反应堆本体检修的重要岗位上。那时,他在心里嘀咕:“我只学了基础的机械理论,核反应堆这个‘高级主儿’,我能伺候的了吗?”

     

        在那一年,我国核电发电总量为128.3亿千瓦时。到如今20年过去,秦山核电站所在的海岸边,又有新的四组核电机组已经基本建成,很快就将投入使用。而在2014年时,我国的核电年发电量已达到4458.61亿千瓦时。

     

        已是高级技师的何少华将数万个零件记得烂熟于心,“伺候”核反应堆得心应手。即使不在现场,仅凭电话里几句描述,他也能够判断出在放置核燃料的深水池里,掉落的那个腕表大小的异物究竟是何物,并很快排除故障,节省检修成本好几千万。

     

        由他主持编制的核电维修标准也即将出炉。他虽然不太说得出工匠精神的含义,但却认准了“必须牢牢把握核级设备所特有的专业性、独立性和特殊性,建立起我们自己的核心技术体系”这个死理,练就一身神乎其技。在秦山核电站,有他在,所有人心里就都踏实了。

     

        在全国的企业中,像何少华这样的技术能手还大有人在,根据中国科协的统计,全国每年参与旨在鼓励企业科技人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讲、比”活动的企业有近3万个,参与人数约200万人次,来自企业技术能手的合理化建议已经实现经济效益约180亿元左右。此时,华为、联想、中兴等一大批企业已步入全球高技术行业领先者行列,在2015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

     

    村民们“科技在手,心里不慌”

     

        尼玛次仁说,在他离开西藏赶赴北京参加中国科协九大会议时,红的、黄的、粉的、白的……五彩缤纷的郁金香在拉萨市曲水县才纳乡开得正艳。

     

        然而,在2006年他来到曲水县担任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时,尽管这里农业种植“整体良好”,但仍存在仅种植青稞等普通农作物,缺乏特色产业和经济作物,农民收入不高的现实问题。那时,农技站除了他以外,再没有专业技术人员。

     

        那一年,我国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87元。而现在,这一数据的最新统计结果是11422元。尼玛次仁的站里又增加了两个农学专业的技术员。同时,全国的农技服务队伍也在不断扩大,截至2015年底,在中国科协备案的农技协已经达到11万个,1487万家农户都成为其会员。中国科协还计划到2020年,再重点打造4000个产业聚合型农技协,推动全国50%的乡镇成立农技协联合体。袁隆平培育的高产量“超级水稻”、刘秉华的矮秆抗病虫抗倒伏“矮败小麦”等等成果,都通过这些农技协推广到农田里。

     

        如今,在尼玛次仁的努力下,曲水县才纳乡以玛咖育苗为主,郁金香、葡萄、藏红花、藏边大黄等共同发展的特色农业格局已经形成。“在这儿打工,每天能收获100元,技术好的收入更高。”尼玛次仁说,有了现金收入,村民积极性也更高了。“以前大家是‘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现在是‘科技在手,心里不慌。”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宏观到微观,一个个科学家及其团队的努力和付出,让一个个创新成果逐步变成应用、一台台仪器或关键部件研制成功、一个个生产技术细节得以改进跃升,为现实生产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该满足吗?不,我们仍将进取!

     

        (本报记者 詹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