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董建华、记者耿建扩日前从河北磁县文物部门获悉,历经一年半的艰苦修复,磁县开创性地使用“切割砖体”技法成功将宋初墓葬出土的千年壁画修复完成。这是近年来磁县文物保护与修复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也为同类壁画的保护与修复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与以往壁画保护所采取的揭取或整体提取的方法不同,我们对该壁画采用了切割砖体的方法,保护效果良好,为墓葬壁画的保护探索了另一种方法。”磁县文物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李江说。李江介绍,该壁画出土于宋初大将韩令坤墓葬。2014年初在磁县磁州镇西来村西北溢泉湖北路施工现场取土时发现一座古墓,该墓坐北朝南,平面呈方形,由墓道、甬道、前室、中室、后室及耳室组成,在前室出土一块青石墓志,墓志盖上楷书“南阳大王墓志”,经考证该墓主人为北宋大将韩令坤。由于该墓葬早期破坏严重,墓顶、墓壁坍塌。但可喜的是,在甬道东壁发现一组壁画,为出行图,保存基本完好,为研究宋代早期墓葬壁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为了更好地保存和研究该墓葬出土的壁画,在河北省文研所专家的指导下,磁县文保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但由于壁画损坏,一般常用的揭取方法将造成壁画破碎成小块,因此不适用。专家考虑将壁画整体搬迁,因壁画背面有砖体324块,外加料疆石,总重量接近6000斤,重量较大,搬运及后期展示极不方便。经专家多次研究与论证,最终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保护与修复方案,就是对墓室壁画采用整体加固和切割砖体及料疆石的方法,运出原地进行异地修复。在保证壁画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轻整体重量,文保专家通过反复试验与计算,最终确定切割厚度为7厘米,在砖体切割如此薄的情况下没有造成壁画层松散和破坏,十分成功。
随后一年多时间,经涂胶、切割、封护等十几道工序特殊处理后,将画面层、地仗层、支撑体一起揭取回室内。由于环境变化,温度、湿度、光线等条件发生了改变,壁画受到危害,亟须对其进行保护修复。专家们经过对壁画制作工艺及壁画的病害的科学分析研究,制定了科学的修复方案,本着“修旧如旧”原则,让这一墓葬壁画重获“新生”。
“此次保护修复采用的是连砖切割揭取,该方法弥补了揭取壁画中结构的不完整性,也克服了整体提取壁画中重量较大的问题。壁画反映了五代末到北宋早期绘画的艺术特色及当时的服饰、装扮、礼仪等,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李江说,成功修复后,壁画更加精美。长约2.1米、宽约1.8米的壁画中共有7个人物,均为站立姿势,共分四排,面部饱满、红润,均有胡须,手指较为纤细,每位人物均着官帽、腰带、手持礼器,表情较为严肃,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刻画精美,构图饱满、线条流畅。
据李江介绍,在保护修复壁画的过程中还有意外发现。该壁画中黑色线条的颜料除了炭黑外还采用了群青和青金石,这个现象在我国古代墓葬壁画中均未发现过。同时,还发现砖体缝隙中出现红色、白色颜料层,这在其他砖室墓葬壁画中也未曾发现过,原因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