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29日 星期日

    雨林守护者

    ——记“天籽生物多样性发展中心”创建者李旻果

    作者: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29日 02版)

        19年前,李旻果是一个在都市中忙碌的记者,马悠是一个比她大17岁的德国生态学家,两人本有着迥异的人生轨迹。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在中国相遇、相知、相恋,此后,二人共同致力于修复和再造热带雨林生态的事业。

        李旻果是土生土长的西双版纳人,大学毕业后,在香港一家报社担任记者。1997年的一次晚宴上,她遇见了来自德国的约瑟夫·马悠博士。马悠当时受德国政府委派担任中德政府间合作“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恢复和保护项目”专家组组长,他开创的雨林复活计划是一个全新的生命景观系统的修复计划。与马悠交谈过程中,李旻果吃惊地发现,这个外国人比她更熟悉西双版纳。

        这次邂逅他们一见钟情。很快,马悠向李旻果求婚。1999年他们结婚了。婚后李旻果辞了职,与丈夫一起投身修复与再造雨林的事业。

        由于当初规划的短期性和当地居民的认识不足,几十年来单一种植的橡胶林和茶树,让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大面积消失。2000年,李旻果和马悠夫妇在澜沧江畔买下了一片十几亩的橡胶林,建造他们的理想庄园“湄公山庄”。他们砍掉原本的橡胶树,种上各种热带雨林植物,开始雨林改造实验。经过数年的努力,湄公山庄初具规模,在这个巨大的“家”里,各种树木自由生长,鲜花盛开,小动物们来来回回散步,一座微型雨林出现了。

        有了湄公山庄的成功经验,李旻果和马悠决定扩大修复雨林的范围。2008年,他们从老班章村民手里承包下6平方公里的布朗山地,创建了“天籽生物多样性发展中心”。两人选择了十几个濒危的生物多样性产品种植并开发使用价值,这样不仅保护物种免于灭绝,还能为村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然而,命运却突然和李旻果开起了玩笑。2010年,马悠在家中突发心脏病离世;一年后,一场大火几乎将两人辛辛苦苦修复的布朗山保护区焚烧殆尽!

        李旻果没被击垮,她要继续完成丈夫未竟的事业!她说:“一个人离开了你,如果你把曾经和他一起做的事也都放弃了,那是真正的离开。我这个园子里,他爱过的东西都在,他就没有走。”

        受夫妇俩的影响,天籽生物多样性发展的工作团队在慢慢壮大,越来越多的人和李旻果一起,成为热带雨林的守护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