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最新天气预报显示:5月25日夜间开始,长江中下游等地将遭遇较强降水。城市排水问题再次引起公众关注。
一场暴雨,往往会引发市民戏称的“看海”现象。那么,城市内涝难题怎么破解,公众应该如何应对暴雨灾害?在中国气象局近日举办的“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活动中,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导致城市排水困难的原因很多,但城镇化过程中,我国城市地下排水系统的不完善,是我国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秘书处副秘书长、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程晓陶指出,“城市靠管道排水,由于我国城镇化建设非常快,往往先进行地上建设,地下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标准偏低,我国城市排水系统排水功能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比较差。”
和以前相比,现在很多大城市的排水系统标准已经提高了,为什么还会出现“城市看海”的问题?程晓陶解释,暴雨量分布不均,超过大城市排水系统的承受力,也容易造成城市内涝。例如2012年7月21日发生在北京的特大暴雨,平均降水量是200多毫米,但暴雨中心在房山区,当地最大降水量超过了400毫米。
“解决城市内涝需要一套完整的方案,或者说是一套‘组合拳’,比如建设海绵城市。”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京强调,解决方案要包括风险识别与评估,把工程与非工程减灾措施、监测预警系统、灾害应急管理措施等技术和管理综合在一起,才有可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李京表示,把洪水转化成水资源,是解决城市内涝比较好的方案,具体做法就是建设海绵城市。他介绍,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目标就是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能就地消纳和利用70%的降雨,到2030年,80%以上的面积能达到这个指标。
程晓陶补充说:“海绵城市的建设,不能盲目进行,要针对城市的不同特点找适合的建设方式,不能局限于学习国外下洼式绿地、雨水调节池等建设方式,而要结合城市实际情况,自主选择适合的方式。”
目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还相对滞后,短期内城市内涝难以解决。公众和政府又该如何应对城市内涝?
“公众一定要有风险意识,对气象等有关部门的灾害预警信息要重视。在暴雨来袭时,尽量少出门,尤其尽量减少开车。”程晓陶认为,公众还要对自己的居住环境和活动场所有一个风险评估,尤其是对下水道、水体是否带电提高警惕。
李京说:“气象部门光有暴雨预报还不够,暴雨的中心和城市实际积水最多的地方并不完全重合。最好实现气象和交通等部门联动,尝试发布水情预警,其中包括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内涝、积水可能有多深等信息。”
(本报北京5月25日电 本报记者 袁于飞 本报通讯员 陈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