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5月24日电(记者赵秋丽 通讯员曹元良)“‘稷’,是齐国都城临淄一处城门的名称,位于都城西部,‘稷下’即稷门附近……”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稷下街道金茵社区稷下学堂内,区齐文化研究社副社长王方诗立足乡土接地气,从稷下街道的名字由来讲起,一开口就抓住了现场近百名听众的心绪。
临淄作为齐国故都,一直重视齐文化的研究开发、传承保护。“一城二十馆”组成的齐都文化城是国内最大的民间博物馆群。2015年9月以来,临淄创办稷下学院,开设稷下论坛,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开设公开课,到如今村村建成稷下学堂,更是将齐文化系统化、大众化。
临淄区区委书记宋振波说:“齐文化是齐鲁大地的根基文化,现实意义巨大。躬耕践行齐文化,就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拿出创新的精神,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在“讲一个故事”环节中,王方诗结合“践行好家训活动”,讲述“田稷子之母教子——贤母拒黄金”的故事。“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对孩子坏习惯的纵容,是毁掉孩子的未来。”“长辈对晚辈的言传身教就是家风,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后代。”故事一讲完,大家就热烈讨论起来。
“稷下学堂的开设,让齐文化走出书斋,走出学问殿堂,走进寻常百姓家,焕发出更新、更多的活力,在潜移默化中启迪人的思想境界。”临淄区区长白平和说。
稷下学堂,为61万临淄人民搭建了一个释放激情、传承乡土文化的大平台。61万人民在拥抱这份幸福感的同时,也会为这块乡土释放出更多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