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25日 星期三

    江苏信息职院:为毕业生植入“工匠基因”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陈敏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25日 08版)

        公司首席工程师、江苏省最年轻首席技师“80后”陈亮;毕业不到十年,顺利通过奔驰CDT诊断技师认证、跻身奔驰公司最高级技术人员行列的聂新亮;曾任安徽省齿轮计量测试站站长、高级工程师俞仁楠……翻开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友录,高工、总工、首席技师这些名词密密匝匝、随处可见。

     

        “我们培养的就是‘匠人’式的高级蓝领。”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陆国平表示,作为一所以工科为特色的职业院校,始终保持“工匠精神”内核,创新深化校企合作、让学生在“真刀实枪”中精进技能,为毕业生植入“工匠基因”。

     

        校训与“工匠精神”不谋而合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学校的校训吗?”近日,2006届校友聂新亮回校与学弟学妹分享、交流时多次提到了“养正修能”四字校训。

     

        在学弟学妹眼里,聂新亮是“牛人”。毕业不到十年,从奔驰CMT保养技师、CST系统技师到CDT诊断技师,他以“80后”身份跻身奔驰公司最高级技术人员行列。在无锡某汽车网站发起的“锡城十佳汽车维修师”票选中,他以高技能和优服务成为其中最年轻的面孔。

     

        但在聂新亮心里,校训是引导他正确工作、科学职业规划的起点。他表示,一个“修”字注定了需要时间、需要用心,所以他并没有像当下的80、90后那样频频跳槽,而是选择了忍耐枯燥、坚守岗位,脚踏实地跟着师傅学技能,用心体会每一个操作步骤背后的原因。

     

        “养正修能,即养天地之正气,修今世之万能。”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席海涛告诉记者,从“懂知识”到“会技术”再到“精技能”,这是学院最鲜明的文化。从“养正修能”的校训到“懂技术、精技能、高素质”的育人目标。

     

        席海涛表示,国家提出的“工匠精神”与学院校训不谋而合,为“懂技术、精技能”的育人目标注入了最本质的文化内涵。因此,学院将“工匠精神”全面嵌入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工匠精神”讲座、职业规划教育、名企进校园等活动形式,在学生心中播下“工匠精神”的“种子”。

     

        培育“工匠精神”离不开企业

     

        江苏省最年轻首席技师陈亮,是学院2002届校友,年纪轻轻的他,带领团队攻克了易拉罐模具核心部件“凹凸模”的技术问题,为易拉罐模具制造国产化铺平了道路,每年为国家节省外汇千万元。这几年,陈亮又以公司模具制造大师身份,成为江苏信息职院的特聘教师。

     

        他经常把企业遇到的真实案例引入课堂实践,在学生能力许可的范围内,还偶尔引入企业真实订单项目,把从模具设计、制作到检测等一整套工序全部交由学生完成。企业订单项目更有综合性和实战性,学生需根据项目进展及时充电学习,并跟着技术人员学技术、学经验,几轮强化下来,专业技能、独立分析、创新思维的能力都将得到全面提升。

     

        “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离不开企业。”在陈亮看来,母校与企业这种自古有之且历久弥新的“交情”,是毕业生能实践、会思考、能创新的重要原因。而他自己也是因为实习期间就接触到了“老东家”微研公司,提前接触到了公司的生产,所以很早就培养出了以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为导向的思维方式。

     

        这种企业订单融入课堂的教学方式,是江苏信息职院去年才开始的新尝试,也是培养“工匠精神”不可或缺的环节。席海涛表示,学院校企合作起步早,学校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厂中校”“校中厂”的传统。合并后,江苏信息职院校企合作又从简单的联合就业、设立奖助学金向联合人才培养、科研协同创新等加深、拓宽。

     

        席海涛认为,职业教育培养的不应是流水线的机械工,而应该是像陈亮一样有技术、会思考、能创新的蓝领精英,这才是国家建设需要的“大国工匠”,“所以,我们从学院王牌专业入手,与合作企业沟通,希望引入企业真实的订单,作为学生实训内容,让学生在企业‘真刀实枪’的氛围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威孚高科公司已有两个订单项目顺利引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十名学生参与其中。席海涛表示,该项工作目前仍在试点中。下一步,全院43个专业将逐渐推广,实现学生从按部就班的操作工到精技能、会创新的“工匠”的华丽转型。

     

        大师工作室传承“工匠精神”

     

        今年3月,惠山泥人技艺传承人徐根生的大师工作室在江苏信息职院正式揭牌成立,徐根生定期在工作室展示惠山泥人制作技艺,并招收学员进行艺术教学。

     

        “请大师开工作室,既让工科学生接受艺术熏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与大师接触、学习中培养‘工匠精神’。”席海涛介绍,从14岁进入惠山泥人厂,徐根生44年钻研技艺,有“20分钟捏出大致轮廓,40分钟塑好一个胸像”的佳话,这份坚守、执着,就是身体力行的“工匠精神”。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席海涛认为,我们身边藏着很多“大国工匠”,但大部分都被我们忽视了,“把这些‘工匠’寻找出来、树成典型,通过‘大师工作室’的形式,能更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技能特长和精神引领作用”。

     

        “大师们在工作室常常一坐就是半天,可我现在连十分钟都坐不住,我要学习这种静心和定力。”“有人围观的话,我就会注意力不集中,但大师们头都不抬,那种心无旁骛的专注精神令人佩服。”“这些身边的‘大国工匠’,让我认识到脚踏实地地做好、做精本职就是‘工匠精神’”……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颇多。(本报记者 苏 雁 本报通讯员 陈 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