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22日 星期日

    艺图释像

    墨间藏巧思

    作者:吴菁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22日 12版)
    《江帆楼阁图》
    《江帆楼阁图》局部
    《江帆楼阁图》局部

        让我们继续看看李思训在展子虔的基础上做了哪些改良。

        与《游春图》相比,《江帆楼阁图》的树木不再稀疏呆板,而是茂密、高矮有致。松树有了松针,尽管这松针不如现代画家所画写实,但至少比隋代画家有进步,这也成为李思训自己的特色。画中还增添了有趣的细节,直直的树干上有了虬结的藤,让直线与曲线的搭配合理自然,高高的树上有了鸟窝、鸟蛋,于是画面的高处和深处传出了啁啾声。或许观者会纳闷,为什么鸟蛋是黑色的?看看屋顶、岸边的大石就好理解了。在作者作画时,鸟蛋应该是较艳丽的蓝色——棕头鸦雀的蛋。棕头鸦雀遍布中国各个地区诸多省份,其蛋为蓝色。古人绘画所用颜料是有色矿物质,青绿山水画派常用石青、石绿,这两种颜料都因含有铜元素而呈现蓝色或绿色。年深日久,颜料中铜元素氧化后就变成了黑色的氧化铜,根据画中鸟蛋变黑的程度,可以推测原本是纯正的蓝色。

        人物、建筑是当时山水画不可或缺的添趣要素。在隋唐山水画中,人物、建筑从大尺幅的主体变成微小尺度的客体,但在大部分山水画中都会有人物、建筑出现。一方面,画家们只是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的关注度丝毫未减。另一方面,画面中因人的出现而有故事性,更有情趣。

        李思训在《江帆楼阁图》的山林间安排了建筑人家,既打破了山石树木成片的单调,又从色彩上形成丰富、对比的视觉感受。建筑内只有一个面向屋外的人,岸边面朝江水站立了两个交谈的人。再看右下角的一组人:一人骑在驴上;一人头前牵驴;后面徒步跟着的两人,前面的左手臂弯里抱着一个小包袱,右手提着物品;最后面的人挑着担,左手搭握扁担,右手向后拢扶行李。这样的场景不由让人联想:这几个行路人是要搭船去远游,还是要去往林间的建筑,与主人一起谈文论酒?水边的两人是受建筑内的人委派来路上迎接他们的吗?于是画面既有了远游的向往期待,又有了老友相会的温暖。右下角入画的一组人与左上角离画的小船形成呼应,一入一离延展引申了画面。

        看似《江帆楼阁图》模仿、改良了《游春图》,但因李思训的处处用心,青绿山水画被推向了高峰,他也在画派中成了重要代表人物。

        (吴菁)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