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千顷,百鸟徘徊。位于北京延庆的野鸭湖,如一颗明珠镶嵌于八达岭长城脚下,与官厅水库为伴。这里栖息着大量的野鸭,是候鸟南北迁徙的中转站,也是北京观鸟的首选地。自从1997年成为北京首个湿地自然保护区以来,野鸭湖走过了19个年头,随着天然湿地规模日益恢复,野生动植物种类不断增多,野鸭湖成为野生鸟类的天堂和天然的植物种子库。
2007年,我从北京延庆县教委调到野鸭湖湿地保护区工作。岗位虽然不同,但背后的精神实质一样——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态文明理念传播都是为了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别人开始管我叫“鸟妈妈”,我也乐于接受这个称呼。原来跟学生打交道,现在跟鸟类打交道,都是一样亲切自然。
在野鸭湖,分区域负责监测巡护的工作人员有15人。这么多年来,无论春夏秋冬,他们每天巡视都要走上20多公里路,不仅要保护鸟类免于被惊扰、猎杀,还要监督附近居民不能割草、破坏植被。一到冬天,大伙儿就特别忙。冬季野鸭湖的气温比延庆县城还要低几度,保护区的男员工都到户外巡查、值守,保证24小时有人在岗,也确保在延庆“打尖儿”的鸟类能够顺利迁徙、安全越冬。
其中,有一名资深的鸟类监测员叫方春,大伙儿都叫他“鸟人”。“鸟人”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保护区内监测鸟类,他对这里鸟的种类、数量、生活习惯、聚居地等情况都了如指掌。野生鸟类机敏胆小,找到它们靠的是经验,这方面方春总有自己的一套办法。正是靠着平时的点滴积累和对鸟类保护的一腔热情,方春与同事们将野鸭湖变成了候鸟温暖的“加油站”。
相信很多人在童年时都听过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童话书插图上那只红嘴、羽毛洁白、脖子呈S状的天鹅,叫疣鼻天鹅,有“最美天鹅”的美誉。这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北京地区鸟类分布图上有,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再也没人观测到过。去年11月,监测人员在保护区东侧泵站附近看到一群群天鹅在水面嬉戏打闹,其中几只很不寻常——它们的嘴是红色的,而且前额有一块突起的瘤疣,后来被证实正是疣鼻天鹅。
疣鼻天鹅等珍稀鸟类再现野鸭湖,说明这里的生态环境正在改善。多年以来,我们累计恢复退化湿地两万亩,不仅扩大了水禽栖息地,还恢复了包括香蒲、扁秆藨草在内的湿地植物优势种群。
如果把横亘在不远处山脊上的八达岭长城比作古老的画轴,那么野鸭湖湿地就是悬挂在上面的一幅自然山水画,只需一瞥,你的灵魂仿佛都会被融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