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什么好展览吗?”越来越多次地被问这个问题。作为跑口记者,每每听到这样的问题,心里总是泛起一丝喜悦。如今,到博物馆看展览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不过,也有不少人吐槽在博物馆里遇到的各种不爽。同时,不少为博物馆事业付出艰辛的博物馆人也在诉说面对各种不理解时的郁闷、误解甚至是遭受的委屈。
5月18日,又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在这个博物馆界的“大日子”里,不由得让人思考这些问题——博物馆如何拉近公众,让他们真正走进博物馆,进而爱上博物馆?究竟怎么做才是博物馆的正确打开方式呢?
鲜活的解读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虽然近几年博物馆的教育职能被越来越多地关注到,但不可否认的是,展陈方式陈旧呆板、讲解说明晦涩无趣的情况仍屡见不鲜。博物馆面无表情的表达,让教育对象,尤其是孩子们敬而远之,畏而远之,甚至厌而远之。
幸而,更多的博物馆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摸索适合自身特点的方法。湖北省博物馆党委书记万全文认为:“博物馆的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而是一种素质教育。培养社会大众对博物馆的感情,不仅能提升国力,增加文化认同,还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情操。”正是在这种思路的引导下,湖北省博物馆创办了“礼乐学堂”,针对不同人群设计课程,已研发出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高校、盲校、成人等不同人群的分类课程,充分满足了社教所需,采用PPT教学、动漫演示、触摸文物、角色扮演、体验互动等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阶段性地实现了因材施教宣扬礼乐文化的初衷。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则发掘本馆的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与古蜀金沙王国相关的教育活动。比如,他们的讲解员自编自导自演的儿童舞台剧《金沙王国之太阳神鸟金箔》,生动再现了古蜀神秘的祭祀活动。该馆开放部副主任何莉丽说,配合重要的临时展览设计寓教于乐的活动,也是金沙社教部门的重要工作。比如配合特展“霸——迷失千年的古国”组织开展了“玩‘霸’古国”系列活动,“考古大富翁”“我是小小考古学家”“木器的新衣”“铭文刻一刻”“原始瓷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
5月10日,陕西省博物馆教育联盟成立,全省的国有博物馆、民办博物馆、行业博物馆以及大、中、小学校成为联盟单位。作为全国首个“博物馆教育联盟”,他们将定期研究制定教学计划、教育活动等,共享相关资料,同时还将推进构建有效课堂、开发趣味课程、编写博物馆教育联盟案例等方面的工作。或许陕西这种集团作战的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博物馆与公众之间“你面无表情,我敬而远之”的尴尬局面。
互动式的设计将观者带入文明的历史
事实上,博物馆被吐槽最多的莫过于展览本身。
走进展厅,展品中规中矩地“独居”或“群居”在玻璃展柜中,旁边是一张文字极“精炼”的说明牌,写着展品的名称、年代、发现地点等基本信息。不过百字的简短说明,还包含一些不认识的专业术语,“就不能多写点内容么?”观众总是这么问。
记者曾就这个问题和博物馆界人士讨论过。“这种只有简单说明的方式,是国际通行的惯例。”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但是他们忽略了中国观众与西方观众在参观习惯上的差异。在西方,文物是作为艺术品展出的,观众通常是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去欣赏;而中国观众更想了解的是文物所蕴含的知识,更想听到文物背后的故事。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差异,面对同样只有简单说明的文物,西方观众可以驻足反复观赏,犹如看画;而中国观众经常是不经意地看一眼、读一读标签便离开了,参观之后除了“到此一游”,没有更多收获。无怪乎观众反映:“展览是越来越多了,但博物馆还是离我们十分遥远。”
目前,绝大多数博物馆还依赖人工讲解,但普遍存在讲解词千篇一律,语气如同背书,多问一句讲解员就不懂。这种高高在上、缺乏人性化的表现,导致的后果就是与观者沟通上出现障碍。
值得一提的是,首都博物馆举办的“凤舞九天——楚文化特展”就打破了这种僵局,该展的说明牌,不仅有几百字的说明,而且每个文物名称后都有一个破折号,注明这件文物的用途。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破折号,体现的却是展览设计者为观众着想的诚意。
2015年底,首博推出“读城——追寻历史上的北京城池展”。这个展览没有什么明星文物,也没用多媒体装置提供的沉浸式参观方式,但其最大亮点在于邀请了中小学生参与展览的策划设计,使得展览的受众群体不仅包括成年观众,就连总抱怨博物馆无聊的00后也逛得津津有味。“读城展”是首博为中小学生量身打造的展览。工作人员选择让青少年参与展览设计,既避免作出一个成年人臆想的青少年喜欢而孩子们看不懂的展览,又不会用力过度设计出幼稚低龄而青少年不屑于看的展览。
时尚现代的传播手段助推文创产品走向市场
当下的年轻人对新媒体青睐有加,要吸引他们,博物馆在传播上就必须采取更时尚的表达方式。
近年来,看展览扫二维码听讲解已成为不少大博物馆的常态,设立网上虚拟博物馆,开办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国家博物馆是较早开通官方微博的博物馆。国博的小编在每天发送馆藏文物图片的同时,还把原本枯燥的文物编辑得灵动可爱,颇受欢迎。一位博友在网上留言:“如果博物馆的说明都像国博小编这样行文有趣生动,我愿意天天去博物馆。”
研发文化创意产品,让观众把博物馆文化带回家,也已成为当前博物馆着力进行的一项工作。然而,博物馆文创产品“缺乏创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大多数产品在种类上无外乎文具、服饰、箱包、工艺品,在设计上无外乎文物原样缩放或是纹饰再现,而利用文物蕴含的文化元素,真正体现创意者却寥寥无几。
这两年故宫文创产品颇受好评,引发关注的都是一些精巧的设计。
2014年9月,故宫博物院推出了“朝珠耳机”,将耳机的功能性与“朝珠”这一文化载体相结合所产生的文化创意,立即引发大众特别是年轻人对故宫文创产品的关注,进而引发对故宫文化的兴趣。此外,故宫博物院自主研发制作的一系列App,如《胤禛美人图》《韩熙载夜宴图》等,也成为其文创产品中的佼佼者,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600岁的紫禁城都将时尚元素和现代传播手段用得恰到好处,其他博物馆还在等什么?文博爱好者们都等着用最新颖的文创设计刷爆朋友圈呢。
(本报北京5月17日电 本报记者 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