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17日 星期二

    6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

    作者: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17日 05版)

        简介:首次在矿冶遗址发现墓地,揭示了矿冶生产的管理者和生产者的相关信息。

        一椁一棺墓和随葬青铜、玉器的宽边长方形小型墓,规格高于其他墓,墓主身份可能为矿区较低层次的生产管理者或高等级矿师。根据随葬品情况推测,这些墓主人可能有分工,如随葬铜兵器的可能与矿区安全保卫有关,随葬铜斧、铜凿、铜刮刀等的可能与矿区采冶、竹木管理和制作有关,随葬铜削刀的可能与生产记录相关。随葬孔雀石、铁矿石、石砧等碎矿工具的或无随葬品的小型墓墓主,可能是矿冶生产底层的技工或工人。这些为研究春秋时期铜绿山乃至中国古代矿冶生产中的人力分工和技术种类等问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对墓葬出土的部分铜器和孔雀石进行了铅同位素示踪分析,表明这些铜器的原料多数来源于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冶炼场出土炉渣分两批次检测,含铜量平均为0.49%和0.68%,皆说明炼铜技术已达到了近现代冶铜技术的水平。

        ■专家点评:科技是生产力,不同时期的生产工具代表着不同的生产力。铜矿的开采、冶炼,都是为了提高生产力。因而从这个角度看,矿冶考古是一种基础性的研究。另外,此前的铜矿考古,矿洞、巷道都有发现,采矿、洗矿、冶炼的遗迹也都发现过,但总是“见物不见人”。这次的发现是首次将人与矿联系在了一起,由此可以更准确地推测、复原当时矿业生产的状况。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