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17日 星期二

    人物传记

    “为德之大”邓宝珊

    ——读《邓宝珊与陕甘宁边区》有感

    作者:车安宁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17日 10版)
    爱国将领 邓宝珊

        几年前,在宋平同志的提议下,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主持编写了《邓宝珊与陕甘宁边区》一书,在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全书以纪实手法,记述了抗战中国民党爱国将领邓宝珊驻守榆林时期与我党和陕甘宁边区的关系及其历史贡献,真实展现了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特殊的地域内国共两党、两军之间的抗日合作、友好往来。全书以丰富的史料揭示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事件和人物等,给读者提供了当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团结民主、艰苦奋斗和官兵一致、军民融洽的景象,以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虚怀若谷、敬贤如宾的雍容大志仪态。同时也再现了邓宝珊将军深明大义、敢于担当、指挥若定和协调各方的优秀才干和品格。读来饶有趣味,启迪甚多。这不仅是一本很好的中共党史辅助读本,同时也是对陕甘宁边区史的补充。

        以往大多数人谈及邓将军的历史功绩,都知道他在和平解决北平问题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书中记述,当傅作义将军踌躇犹豫,举棋不定时,邓宝珊等人以其影响力和制约力,促其下定最后决心,他作为双方都能信任的合适人选,不仅疏通了双方的正式联系,同时也作为傅作义部的全权代表出面与解放军谈判并最终签字。但是,邓将军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贡献,远不止这一点。

        1937年10月抗战爆发初期,日寇进攻势头凶猛。邓宝珊临危受命,任国民党第21军团军团长,后任晋陕绥边区总司令坐镇榆林,依托黄河天堑扼守北线重镇。当时驻榆林的国军番号纷杂,派系不一,互不统属,军纪不整,加上蒙汉民族交汇,邓将军面临的统筹、协调各方的难度很大。但他以文武兼备的才干治军理政,得以实现良好的抗日局面。国军与八路军之间常有摩擦事件发生,但由于处置及时得当,让国民党中的顽固分子没有可乘之机,国共双方总体相安无事,互为依托。这就使得陕甘宁边区没有后顾之忧,保证了延安的安全,策应了八路军抗战和陕甘宁边区的巩固发展,使八路军主力深入敌后建立根据地,发展壮大。这应当说是邓宝珊将军对抗日乃至对中国革命的一大贡献。毛泽东在1944年12月给邓将军的信中写道:“八年抗战,先生支撑北线,保护边区,为德之大,更不敢忘。”

        笔者从书中感悟到,邓宝珊,包括高双成等国军高级将领与中共高层领导人在往来中建立了亲密的个人友情,他们纵论时局,谈古论今,“和而不同”,成为可以开诚布公,探求真知,相互敬重的“诤友”,这为保障双方良好的政治、军事关系提供了一种基础。为了维护抗战大局和民族大义,双方都愿意促进了解和信任,共同抗日。所以就有了边区政府对榆林贸易通道的保护,有了对榆林粮食的支援。也有了榆林方面对边区的紧缺物资的资助,以及双方民间的商贸往来等。这在抗战时期,无疑是一种明智、有益的做法。

        毛泽东等人在多次处理国共军队的小规模军事冲突中,既做到知己知彼,又做到有礼有节。而邓将军则以大将风度,维护大局,顶住压力,排除干扰,坦然处之,与中共方面默契配合,使多次冲突都得以及时化解,没有酿成大祸。应当说,这是双方的高层都具有战略家的远大目光和政治胸怀的结果。也是中共统一战线工作实践的一次成功典范。

        正是由于有过这样一段特殊的经历,使邓宝珊将军对国共两党及中国的前途命运有了新的深刻的认识,从而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和“中华民族著名的爱国将领”。

        (车安宁)《邓宝珊与陕甘宁边区》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 编 中共党史出版社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