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16日 星期一

    聚焦·科技活动周 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科技兴趣得分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均为3.52,但进入高中阶段后下降为3.41。尤其是初三和高三两个年级,科技教育阻力明显增大,家庭支持度明显下降——

    莫让升学伤了创新力

    作者:本报记者 陈海波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16日 06版)
    挑战赛上的云南省富源县胜境中学代表队。本报记者 叶乐峰摄

        “未来生活什么样?至少,它应该是安全的。”这是10岁的周北川和三位同伴的设想。在全国科技周期间举办的2016全国青少年创意工程挑战赛上,他们带来了一个名为“化险为夷”的灾害应急方案。

     

        “我们想让科技避免灾难,战胜灾难。”这位来自北京东四九条小学的四年级学生告诉记者。和他一样,在为期两天的挑战赛上,来自全国10余省市的56个中小学生团队和63个参赛个人带来了他们对未来的创造性设想。

     

    四个小学生的联合创意

     

        周北川安静地坐着,等待裁判员来验收作品。

     

        “我一点儿也不紧张,就跟在学校一样。”他说他经常上学校的科学手工课,也因此认识了同年级的贾博文、冯怡菲和五年级的朱宇泽。四个小学生最大的不超过11岁,因为共同的兴趣走到一起,组队参加了此次比赛。

     

        挑战赛以关卡的方式考察学生的创造力。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的作品必须分别设计6、8、10个关卡,每一个关卡都要体现一些科学原理。运用的科学原理种类越多、关卡之间的路径方式越多样,得分就越多,如果运用了绿色能源,还有加分。

     

        他们想象未来的一天或许会这样:水库大坝发生泄漏,周围群众危在旦夕,但泄漏的水流触发了一种压力传感器,响起警报,得到消息的人们通过齿轮火车和快速缆车等方式疏散,然后乘坐飞艇,借助风力飞往安全之地。为此,他们设计了6个关卡,运用了大气压力、水能、杠杆等19种科学原理。

     

        “关卡如何设计,都是学生的创意。”挑战赛裁判长张志国说,孩子们在实践创意的过程中,了解了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原理和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创新不分大小

     

        孩子们运用的科学原理并不复杂,但当他们将这些科学原理以“地心之旅”“海上航行”“未来太空战”等作品呈现出来时,张志国看到的是一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奇妙创造力。“创新不分大小,孩子们的任何一次想象和创造,都不能简单地评判。”他说。

     

        张志国曾参与多次青少年创新竞赛,见到过各类奇思妙想。而且,很多创意很“小”,小到平时几乎无人注意,但孩子们从中发现了创新的可能。

     

        张志国表示,他见到过一名小学生发明的双头绣花针。这源于孩子见妈妈绣花时,使用传统绣花针每绣一针都要扎下、线拉直、翻手,然后针尖掉向,再扎上、线拉直、翻手,如此循环往复,手腕又酸又疼。这个孩子琢磨后发明了一种两头尖的绣花针,针鼻在中间,绣花时不用转向,提高了速度,减轻了强度。

     

        “其实,创新并不一定要解决非常大的问题。”张志国看到的是孩子们对创新和实践纯粹的热情。

     

    不要让创新力被升学压力挤压

     

        因为一个小失误,“化险为夷”小团队没能获得理想的名次。此次比赛,有24个小学生队,几乎占了一半,竞争的激烈性远超参赛队伍要少得多的初中生和高中生组。

     

        “小学生参与热情远超中学生,一方面说明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小就被培养起对科技创新的热情,但另一方面也说明,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加大的课业和升学压力开始挤压他们的创新热情。”张志国说。据九三学社中央与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兴趣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科技兴趣得分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均为3.52,但进入高中阶段后下降为3.41。尤其是初三和高三两个年级,科技教育阻力明显增大,家庭支持度明显下降。

     

        “家长和学校还是太看中与升学相关的东西。而科技创新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张志国建议,应针对那些有科技创新欲望的孩子做跟踪调查。

     

        “化险为夷”小团队也相信自己在创新尝试中获得了提升。他们为这个作品准备了一个学期,经常在学校“加班”到晚上八九点,更改了15次设计,才形成了最后的方案。“这锻炼了我们的创造、想象以及思考和动手能力,还有团队合作能力。”周北川这样向记者总结这段经历。

     

        (本报北京5月15日电 本报记者 陈海波)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