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绘画,主要把目光集中在人物和人物关系上,相对主观,相对自我。隋唐时期,之前仅用余光涉及的山水景物变成了目光的焦点和绘画主题。关注点的转移,成为当时画界巨大的观念更新。过去备受关注的人类自身被客观地还原到大自然中,人们更深刻地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们学会脱离主观思维与视角,以更客观、更具高度的视角看待人类自身、看待自然、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由此形成了山水画。
一个画派的生成至发展成熟,通常是有人生嫩稚拙地展现出一个创意点,而后来者跃跃欲试,尝试以相同方式创作并试图比前者做得更好。众多后继者在尝试的过程中都会除旧布新,于是一个画派就渐渐成熟稳定了,众多后继者中的优秀者便与开创者一起成就这个画派并成为其代表者。李思训便是这样一个优秀后继者,他将展子虔开创的青绿山水画派发展趋于成熟。
《江帆楼阁图》为李思训传世代表作。我们将展子虔的《游春图》左侧与《江帆楼阁图》并排摆在一起来看。同样都是斜切构图,只是斜切角度有变化。变化后,有内容的山景占据更大画幅,相对空阔的水域缩减,使得画面更加丰满充实。为使山的满与水的空过渡不突兀,李思训在靠近山的江面安排了三只小舟,一只横在水域中间,另两只前后相随,几乎与斜切线平行,正欲驶向远方。这种冲离画面的构图,为观者平添想象力,在观者脑海中营造出更大的画面,甚是巧妙。
再看画面右下方弯曲的水岸,两幅作品处理方式相近。展子虔是写实画法,而李思训既有加以优化的意图,也有画面构图的需要。试想,若将这片水域都改成陆地的话,势必画面上下虚实对比太过强烈。现在,留着弯曲的水岸,营起小片水域,不仅上下的“空”有了呼应,也因水波,为画面平添了一份流动的活力。
在《游春图》中水边的两个人,距离稍远,似乎没有什么交流,显得平静。《江帆楼阁图》则让两个人靠近,看手势似乎还有言语交流,为画面又增添了人类交流的活力。
下期,我们再看李思训所做的其他创新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