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15日 星期日

    万象争荣后土祠

    作者:蒋新军 撰文/摄影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15日 10版)
    仿古祭祀
    秋风楼
    木制浮雕
    后土祠壁画

        四月底的山西运城万荣县格外热闹,位于黄河与汾河交汇处的汾阴后土祠更是热闹的中心。

        一大早慕名来到后土祠,后土文化广场上,锅灶早就架起来了,烙馍、三角粽、荣河饸饹等万荣特色小吃刺激着人们的味蕾。

        沿着台阶往上,就走到了古老的后土祠。“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这首据说为当年汉武帝刘彻登临秋风楼,感时而作的《秋风辞》传唱千古。

        远古时期,人们聚土成堆,以便围绕土堆祭拜滋生万物的大地之神。人们常说“皇天后土”,“后土”指的就是后土圣母,为中国古老而原始的神,后土祭祀活动作为一种汉族民俗历史悠久。万荣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相传在轩辕黄帝时就“扫地为坛祭后土”。后土祠始建于汉代,是祭祀土地神的皇家祠院。经过历朝历代的创建、重建、增建、扩建,汾阴后土祠逐渐成为一个庞大而辉煌的祠庙建筑群。现在看到的后土祠是清同治年间重建并保存至今,我们仍可以从虽残破却精美的壁画和栩栩如生的木雕中,感受古典建筑的魅力。

        上午十点半,随着鼓声大作,身着戏装的当地演员,扮演皇帝及百官,在“礼官”的主持下,仪仗开路,款款进入后土祠内,在铿锵有力的颂词中,开始了祭祀大典。随后,万荣花鼓、西村抬阁、软槌锣鼓、蒲剧逐一上演,不论是从万荣各个村庄赶来的老百姓,还是来自世界各地游人,都能在古色古香的表演中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之后的几天,活动还会让他们应接不暇。

        后土祠内外热火朝天,后土祠西侧,黄河静静流淌。“千年后土·万象争荣”,这是今年“万荣县后土文化旅游推介暨经贸洽谈活动”的主题,万荣人期待借助活动更好地弘扬后土文化,助推万荣旅游产业。万荣县委宣传部长李鹏凯介绍说,万荣要让中华远古农耕文明在这里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