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15日 星期日

    编辑点评

    作者:马列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15日 09版)

        1827年,法国人尼瑟佛尔·尼埃普斯拍摄了一幅楼顶上有一个鸽子窝的照片。相当一部分摄影史学家认为,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照片。由此可见,当拥有了可以将景物真实记录下的能力后,人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留下窗外的风景,而向往远方的美景,似乎也成了之后的摄影人永恒不变的拍摄主题。江西婺源油菜花、云南元阳梯田、福建霞浦滩涂、山西壶口瀑布……由于赶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国大量的摄影人前赴后继、不知疲倦地奔赴这一个个美好景色的所在地,留下盈千累万的照片。当审视这些照片时,我们不禁心生疑问,这些照片与摄影者是什么关系?拍下它们的意义又是什么?如果只是因为“好看”,那么摄影是不是有些太简单了?

        对于一份工作,待遇佳、平台高、压力小,占其一二已实属难得。摄影亦是如此,主题深刻、技法娴熟、形式新颖,一幅照片能体现一二就算是幅好作品了。对于这次巴彦淖尔的摄影大展,我想绝大部分照片称得上是好作品。大展围绕巴彦淖尔草原水城的主题展出了许多优秀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主题鲜明、表意明确、艺术表现力强,将“水”这个元素从大量常见、平庸的草原摄影作品中区分出来,让观者印象深刻。然而,但凡以地域为拍摄对象的摄影作品,或多或少都会在内容选择上呈现趋同性,这一点也使展览中的某些作品的艺术性过于表面化。回到那个类似哲学上“我从哪儿来,又要往哪儿去”的终极问题来,我们拍下的照片应该是自己思想与情绪的产物,如果能在“好看”的基础上,更多融入自己的思考与探索,想一想自己与被摄物的独家记忆,留下属于自己的视觉符号,属于自己的巴彦淖尔,相信那会是一幅不止于“好看”的摄影杰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