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08日 星期日

    宿舍里的文明

    淮阴师范学院:雅舍里的“崇德”情怀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08日 04版)

        离开家迈入大学校门,对青年学生来说,不仅意味着集体生活的开始,也意味着独立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淮阴师范学院从办学之初就十分注重学生宿舍的科学管理与文化建设,探索出一条独特的育人蹊径。

     

    有恩有爱,情暖宿舍楼

     

        淮阴师范学院地处周恩来总理的故乡,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已深深印刻在每一个淮师人心中。

     

        走进淮阴师范学院1号宿舍楼的“静游舫”,记者被四壁的书法作品吸引——“与有肝胆者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浮舟沧海,立马昆仑”。“这些作品出自宿舍成员王雅倩之手。”淮阴师范学院宣传部副部长阎大伟带记者走向宿舍阳台,八个充满力道的大字“崇德立志、博学笃行”映入眼帘。“这是学校校训,也是学生互相鼓励、笃志向前的动力。”阎大伟说。

     

        淮安是国内著名的母爱文化教育基地,“漂母一饭千金”的故事传颂至今。而在淮阴师范学院,现代版“漂母”“漂父”的故事仍在继续。

     

        一次,5号楼周晓良同学咳嗽得厉害,便在自己的QQ签名上写道:“咳得太厉害,把肺都咳出来了,太难受了。”当天晚上,宿管赵艺阿姨就端来了一碗梨糖水。“赵阿姨经常通过浏览QQ状态了解我们的状况。”周晓良告诉记者,赵阿姨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缝衣补鞋、熬药煲汤无微不至。

     

    有情有义,涵育人性美善

     

        在淮阴师范学院,宿舍是大学育人的第一社会和课堂。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有情有义、刚柔并济的生活素质教育目标,各学院通过开展‘宿舍课堂’‘心灵聊吧’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学校后勤集团总经理熊加兵告诉记者。

     

        去年,学校的宿管员刘芳被意外烧伤,急需输血治疗。学生们听到后纷纷前去献血,一时间献血车挤满了人。在熊加兵看来,“有情有义的大爱情怀就是在这样心贴心的氛围里浸润成长的”。

     

        “以情义熏陶,将学生宿舍建设成有爱之家,用爱心浸润学子的‘精神家园’,这是淮阴师范学院涵育人性美善的创新之举。”淮阴师范学院院长朱林生说。

     

    有志有才,助推全面发展

     

        春夏之交,12号楼306宿舍传出喜讯,宿舍四位成员都考取了名校研究生。舍长王鹏说:“我们四个人关系一直很好,在宿舍经常讨论问题,特别是填报志愿时,大家常常聚在一起讨论。”良好的宿舍氛围使他们拧成一股绳,在无形中相互支撑。

     

        学校年年举办宿舍文化节,学生们从“我绘我家”到“我晒我家”,将宿舍文化建设和专业能力锻炼相结合,绘画专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更是佳作频出,创意十足。在文学院一个布满千纸鹤的宿舍内,学生为自己的小空间取名——“秋爽斋”“潇湘馆”“蘅芜院”和“藕香榭”。学生沈心玥告诉记者:“有时候,名字代表了一种情感和寄托,这种雅致的居住氛围,对宿舍的每个人来说都获益匪浅。”

     

        “小宿舍里有大气象,小到影响每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大到锻造成熟的人格气质形成。淮师人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与学校‘崇德立志、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相辅相成。”淮阴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朱汉清说。

     

        (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