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08日 星期日

    佳作欣赏

    为人性造像

    ——侯登科摄影回顾展1978-2002

    作者:周官正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08日 09版)
    “1996-1997四方城”单元作品 侯登科
    “工地·民工”单元作品 侯登科
    “1982-2000麦客”单元作品 侯登科
    “乡村”单元作品 侯登科

        日前,“侯登科摄影回顾展1978-2002”在广东省深圳市越众历史影像馆、关山月美术馆同时举办,展览由李媚、于德水、孙粹策展,全面展出侯登科300余幅经典摄影作品以及手稿、文稿、底片、自画像等。本次回顾展分为八个单元,分别是“1978—1982从绘画到摄影”“工地·民工”“1982—2000麦客”“乡村”“1996—1997四方城”“计划生育突击”,原作以及文献。每个单元以侯登科本人的日记与策展人的背景论述作为导引,全面回顾了侯登科的艺术人生。展览将在越众历史影像馆持续展出至10月30日。

     

        侯登科(1950—2003),陕西凤翔人,“陕西摄影群体”的骨干,中国当代纪实摄影的标志性人物。在二十多年的摄影生涯里,他以“乡村”“麦客”等为主要线索,对生活在自己周围劳动者的生存、劳作和命运进行了具体观察和追踪,并用手中的相机以一个中国农民的视角记录下了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其作品在影像的社会学及中国纪实摄影的研究上有着突出的影响和作用。

     

        除了大家较为熟知的作品,此次展览展出的侯登科早期作品也让人看到了其从绘画转向摄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思维脉络和视觉方式。侯登科的影像并不止于关注社会现实与底层,他的内心充满纠结与矛盾,并一直处于自我批判、自我审视的思想意识中。正如评论家顾铮所说:“侯登科以他的苦难与尊严共存、温情与忧虑相糅的‘现世’主义的纪实影像,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尤其是中国当代农村社会所发生的深刻的内在与外在的变化留下了宝贵的记录。而贯穿他的摄影实践始终不变的特质则是,一个摄影家对人性的积极而又深刻的恒久探索。”

     

        与此次回顾展一同面向公众的还有侯登科全集——《侯登科的世界》,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作品集,下卷为文献集,由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李媚在该书的编辑手记中写道:“我们将书名定为《侯登科的世界》,尽可能地将侯登科的影像世界、精神世界、情感世界呈现其中。”

     

    侯登科印象

     

        侯登科于中国摄影的意义在于其影像生长的力量来自本。正是这种基于文化本土的立足点,使侯登科的摄影在特定历史时段中具有史学个案价值。

     

        于德水 摄影家

     

        侯登科远离摄影界的喧闹,用平凡的生命记录着自己故乡土地上人民的吃和穿、劳作与沉默、热忱与冰冷、希望与无奈。他记录普通人生活的能力、才华、坚持与勇气在中国摄影界首屈一指。

     

        陈小波 新华社高级编辑

     

        我不敢讲“麦客”在摄影艺术方面的成就如何,那超出了我的能力所及,但它用镜头留下了一部历史,一部发生在号称“中华文明摇篮、周秦辉煌汉唐雄风之基”的关中大地,并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历史,一部事关衣食生存等人类生活基础,但却常常被忽视的历史。

     

        秦晖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在中国摄影史上,恐怕很难有像侯登科这样以摄影的方式进行身份寻找的摄影家了。作为一个农民群体中的觉悟者,一个文化自觉者,他回归土地。摄影最后成了他见证自己存在和了解、思考社会生活的方式。

     

        李媚 自由策展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