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历史学家称,人类现代文明的历史,是从建立厕所、改变随地便溺开始的。可以说,人类如厕方式的历史,就是一部文明的发展史。现代意义上的文明如厕史,即使在发达的欧洲,经历了大规模黑死病、霍乱等疾病的欧洲人意识到文明如厕的重要性,也不过才100多年。
根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的最新研究,每人每天上厕所6-8次,一年约2500次,人一生至少有3年在厕所里度过。另一个研究成果是,在过去的200年中,现代公共卫生设施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20年。就是说,文明如厕是延长人类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该组织的统计,现在,全球约11亿人仍有随地便溺的习惯,世界每年至少有120万名5岁以下儿童因接触排泄物而死于腹泻。该组织的数字还表明,在公共卫生设施方面每投入6元,在节省医疗费用和提高生产力方面平均能得到42元的回报,回报率为1∶7。
厕所问题如此重要,以至于联合国大会2013年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1月19日设立为“世界厕所日”。还有个“世界厕所组织”,也叫WTO,与世界贸易组织缩写一模一样,并组织过多届“世界厕所峰会”。有媒体还持续选举公布“世界十大最佳厕所”。
据一位研究法国旅游业状况的专业人士介绍,法国有法律明确规定,商家对前来要求上厕所方便的外人,可以自行决定是否给予通融“方便”;但对在此消费的客人,则“有义务提供厕所”。换句话说,如果有人不在这里消费又想借用厕所的话,店主有权将你拒之门外——他在依法办事。
这样的规定有时令人反感。笔者就曾经不止一次地碰到过客人为了上厕所而不得不消费或者被婉言谢绝的情况。有如此细致精确的旅游法规,也许也是成为“世界头号旅游大国”的必要条件之一,只是让人觉得少了点人情味儿。
比利时规定得相对更明确一些。一般的公共厕所都需要付钱,包括商家里面的厕所,0.2到0.5欧元不等。当然,有的店家对来这里消费的客人网开一面。但也有更人性化、更灵活的例子:某本土大型低价连锁超市的内部厕所,也对客人开放;甚至有家本土银行的各个营业点,其内部厕所也对自己的客人开放。当然,这些内部厕所门口并没有标志,客人如果需要,要向店员询问具体位置。店员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应该指给你厕所的位置。从来没有听说过这家超市及银行因为提供这项服务而造成什么安全隐患或大幅增加管理费用,但这两家企业均是本地同行中的翘楚,服务好、价格低、效率高,在老百姓中口碑不错。也许这与他们的管理——其中也包括在客用厕所问题上的人性化处理——不无关系。
荷兰(也包括比利时的荷兰语区)高速公路上的厕所,一般都需要付钱,但凭付了这个费用的收据,可以有条件地冲抵其他消费费用。法国高速公路上的厕所倒是不收费,但高速公路费却是个实实在在的大开销。
一位常年在欧洲带团的导游朋友说,在意大利,特别是在意大利南部,则又有些奇怪的作法:厕所的马桶上都不提供马桶圈、更没有马桶盖。甚至一些相对较高级的餐厅、饭店也这么干。当然,这比根本没有厕所可用要好得多。但是,难道一个马桶圈、一个马桶盖的成本,真的能够高到商家无法承受的程度?
根据这位导游朋友的经验,游客在欧洲旅游,“内急”时受到最好待遇的国家是葡萄牙。相对于法国、意大利,葡萄牙是小国,更不是全球旅游业的巨人。但是,葡萄牙各个等级的城镇中,公共厕所相对较多,一般也不用付钱。更重要的是,在葡萄牙,你走进任何一家咖啡馆、餐厅,直言需要用一下厕所,绝不会有人像某些法国人一样强迫你先买杯咖啡或者买个冰激凌。葡萄牙人的友好和好客,由此可见一斑。
去过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南部靠近法国部分那些个城市的“狂欢节”的游客,都对那里满街难闻的味道痛彻心扉。而同样在比利时,其北部靠近荷兰的城市,当然也包括荷兰自己的国土上,城市中经常可见服务于男士小便的简陋便池。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背过身去方便,固然不雅,但其实用性、其对城市卫生整体环境的贡献,还是不容置疑的。
根据全球旅游机构的数据,国际游客出境游2014年达到11.4亿人次。全球每11个职位中,就有一个来自旅游业。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有一个“旅游竞争力指数”排名。笔者不知有没有人研究“旅游区如厕方便、文明与否”与吸引游客的程度之间的关系。但笔者相信,如果能做这样一个研究,也一定是有意义的。因为,根据有关数据,全世界范围内游客越来越多的抱怨,来自有关如厕的不便。这说明,文化遗产、独特风光等等固然吸引人,但随着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游客的要求越来越细化。在人们选择旅游出行目的地的时候,“五谷轮回之所”的重要性和“亲和力”高低,正在赶上甚至有一天会超过这塔那庙这山那湖的名气。而对经营者而言,也不能仅靠着老天爷和祖宗的恩赐参与竞争。这个旅游文明的“侧切面”,话题虽然有点不雅,意义却极其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