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创伤是45岁以下人群的第一位致死原因,全球每年超过500万人因此丧生。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类创伤特别是交通事故造成的严重创伤日益增多,但因救治水平较低,患者致死致残率高。日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联合北京大学交通医学中心,首次发布“全国严重创伤救治规范的研究与推广”项目进展。国际交通医学会主席王正国院士表示,此举有望在我国建立起高效、科学、规范的创伤救治体系。
1.我国创伤救治水平低,死亡率、致残率远高于发达国家
我国每年因创伤就医高达6200万人次,每年因创伤致死人数达70万人至80万人,其中交通事故发生率高,且多为严重创伤。此类创伤多累及青壮年,社会危害大,居伤害性死亡第一位。
严重创伤常涉及多器官、多系统损伤,需要多学科联合,进行科学、规范的整体性救治。但既往我国整体创伤救治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发展落后于临床其他医学专业学科,亟待建立高效、科学、规范的创伤救治体系。为此,2006年5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及北京市急救中心等多家单位参与成立了北京大学交通医学中心,并启动一系列严重创伤流行病学、创伤救治程序及提高救治效果研究。
调查发现,我国严重创伤救治主要存在以下五个问题:一是院前急救时间过长;二是现场救治人员总体缺乏规范化培训;三是院前与医院之间缺乏信息交换;四是综合医院分科过细,缺乏创伤专科救治团队;五是救治现场与救治医院均缺乏规范、科学的救治流程。
2.制定严重创伤救治规范及流程,“救命”时间缩短一半
针对这种状况,北京大学交通医学中心牵头,联合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学研究所、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北京市急救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单位,于2010年申报“全国严重创伤救治规范的研究与推广”项目,并获得原国家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基金资助。
项目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救治规范、理念、技术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中国严重创伤救治规范及流程》,并先后完成“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培训班”20余次,累计培训院前急救人员2000余人,院内救治人员3000余人,使试点区域内的创伤救治能力明显提高。
针对我国院前、院内救治脱节的问题,项目组自主研发出院前、院内信息预警联动系统,形成了高效的院前急救与救治医院、救治医院急诊与专科之间的信息链接,平均整体救治时间由项目实施前的87.52分钟降低至40.76分钟。为解决患者在医院等待救治时间过长问题,项目组结合中国国情,提出在综合医院组建由创伤骨科、神经外科、麻醉科、重症监护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医师组成的创伤救治团队,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及演练,将院内等待救治时间从平均17.53分钟,缩短至5分钟以内。原来患者在急诊室等待医生会诊的状况,也变成了专业创伤救治团队通过信息链接,预先了解伤情,并在急诊室做好准备,等待伤者到来并马上实施救治。
3.“闭环式”体系适合现阶段国情,是发展中国家有效模式
不仅如此,项目组还提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体系,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以综合医院为核心的闭环式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
该体系以一个人口在100万人至300万人的政府主辖区作为体系建设的区域单位,协调院前和院内救治的联络;以当地一家大型三级医院为创伤救治中心,以区域内5家至6家二级医院为创伤救治点或分中心,形成闭环式区域性创伤分检、转运救治流程,并根据患者伤情,以最短时间将患者转运至相应医院。
与国外独立创伤救治中心的模式不同,我国的这种救治体系,依托于综合医院的优质资源,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是发展中国家创伤体系建设的有效模式。同时,项目组还制定了《严重创伤院前救治流程》《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等15项严重创伤、创伤并发症等救治规范及专家共识,系统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严重创伤救治规范。
项目组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武汉、西安、昆明及浙江长兴、贵州石阡、四川广元、广西柳州等26个城市及地区进行试点并启动实施,建立了以三级医院为核心的,涉及124家三级及二级医院的闭环式区域性创伤规范化救治体系。迄今为止,项目推广面积总计约45.56万平方公里,辐射人口约7231万人,是国际上最大规模的创伤救治干预性研究。在规范实施区域内,院前救治时间平均缩短了约53%,严重创伤院内死亡率平均下降约40%,显著提高了创伤救治效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希望未来更多城市和地区支持创伤救治体系“中国模式”的建立,从而提高整体救治能力,降低创伤患者致死致残概率。(田雅婷整理)
延伸阅读
我国自主研发出创伤救治信息录入和分析平台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助理 王天兵
“全国严重创伤救治规范的研究与推广”项目率先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创伤数据采集及流程监测,并自主研发出我国首款“创伤数据库”系统软件,这也成为国内首个创伤救治信息录入和分析平台。目前,平台已累计收集670余万例院前及院内患者的救治数据,形成了全国最大样本量的创伤救治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