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05日 星期四

    观察

    境外并购:能力要跟上雄心

    作者:新闻观察员 钟超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05日 13版)
    民营资本已成境外并购主力。CFP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并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继2015年境外并购交易额突破400亿美元之后,进入2016年后,境外并购又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一季度,中国企业实施境外并购项目142个,实际交易金额165.6亿美元,占同期对外投资额的41.3%。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的境外并购规模很小,且并购主体主要是国有企业。但随着经济规模的提升,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照国际经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进入到国际投资流出大于流入的阶段。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人民币于去年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这都代表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同时,我们通过推进简政放权,促进了对外投资的便利化,激发了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发展起来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主动适应国际贸易规则,这是企业发展成熟的表现。中资企业境外并购“井喷”,本来就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也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做出的市场行为,不必对此莫名惊诧。

        对我国企业来说,境外并购更重要的动因,在于通过并购获取专利技术、品牌优势和营销渠道网络,打破制约企业发展的诸多瓶颈。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高新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面临的国际性竞争与合作越来越多。通过境外并购,能够扩展业务单元,完善产业链,提升企业的国际化运营和管理水平,直接进入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改变我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被动的竞争地位,使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更加主动。同时,还能规避贸易和关税壁垒,为企业在东道国获得生产能力打开更广阔的销售市场。

        此外,通过境外并购,还可以通过市场的双向传导作用,把国外成熟的经营理念和商业模式引入国内,拓展新的盈利模式。当前,国内低端产品越来越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大到汽车、家电、手机,小到化妆品、洗发水、奶粉,都面临着消费升级的考验,境外并购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特殊意义。

        近几年来,我国企业的境外并购步伐明显加速,但风险也在增加。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企业在海外投资兼并面临的风险是多方面的。境外并购不能持一种“占领军”的心态,必须充分尊重东道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社会习俗等因素,考虑到政治风险、财务风险、企业文化融合等挑战,立足企业战略规划和长远发展来推进。

        此外,在境外并购的过程中,汇率风险以及超负荷加杠杆的风险是经常发生的。特别是对于有些负债较高的企业来说,尤其要注意超规模贷款收购的做法,应采取多渠道融资的方法,避免在遇到债务问题后引起连锁反应。中国企业应要学会通过控股经营或以较少的投资实现控股的目的。我们在海外兼并收购过程中,可以采取分步收购的方法,如先入股一定的比例,待经营前景比较明朗时再进行增资控股。中国企业还应要学会与当地企业密切合作,海外投资在起步阶段最好先以合资形式为主,并慎重选择好合作伙伴,特别是在一些敏感领域。另外,中国企业要做足东道国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功课,充分预判并购行为将引发的社会舆论影响,建立相应的风险保障机制。

        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完成并购只是一个开始,企业整合才是关键。在跨国并购的历史案例总结中有一个“七七定律”——70%的并购案难以达到预期目的,而其中的70%失败于并购后的整合失败。不同文化属性背景下的大型企业并购必然遭遇文化差异和碰撞,必然会面临以政治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和战略风险为代表的并购风险。因此,境外并购仅仅是企业“走出去”的第一步。在舆论津津乐道我国企业又在境外并购中“攻城略地”时,企业的经营者不妨以归零心态,从容面对并购后的真正考验。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