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这么一弄,我好像年轻了10岁呢!”74岁的赵阿姨端详着手机上的自拍照片,笑得合不拢嘴。
“五四”青年节前的一个周末,北京朝阳区大屯街道的一处社区活动中心格外热闹。讲台上,一位年轻的“老师”正在介绍一款用于美化照片的手机软件,“阿姨,您这张照片上眼睛显得有点小,咱们这么一弄,眼睛是不是又大又有神?您可以用我刚才教您的方法试一试”。
讲台下坐着的,是来自社区的20多位老人。每位老人的身边还有一位志愿者,在一对一地教他们如何操作软件。这些年轻的“老师”和志愿者都是来自“夕阳再晨”志愿服务团队的青年学生。
“90后”创建“草根”社团
“现在做志愿者是一件很时尚的事情。我们90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希望被社会认可,志愿服务恰好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夕阳再晨”发起人、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的博士生张佳鑫谈起了对志愿服务的认识。1990年出生的他,已经是团队中“最老的”。
时间回溯到2011年的春天。当时还在北邮读大三的张佳鑫,偶然在校园里看到一则宣传海报,内容是鼓励青年人去从事富有创造性的社会公益服务,然后被深深地打动。如何才能让公益更有活力和创意呢?张佳鑫马上召集同学,商量成立一个公益服务团队。
“现在科技产品和网络应用已成为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的一条鸿沟,能不能也让老年人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张佳鑫和“小伙伴们”盘算着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成立一个科技助老服务团队。
“人们常常用‘夕阳’来比喻老年人,用‘朝阳’来比喻青年人。我们通过帮助老年人学电脑,可以让夕阳焕发青春。”于是,“夕阳再晨”就在大家的七嘴八舌下诞生了。
小伙伴们都跃跃欲试,可是要把想法变成现实却困难重重。印海报没有钱,他们就去义卖明信片。海报好不容易印出来后,设计的字体却很小,老人们很难看得清楚。第一次到社区参加服务,大家满怀热情,最后却只来了5位老人……他们没有被困难击倒,而是不断地碰壁、摸索和积累。慢慢地,社区的老人越来越欢迎他们。
“夕阳再晨”的志愿者们为老年人量身定制了丰富的学习计划:数码相机拍照、ATM机取款、网上预约挂号、用手机支付平台缴纳水电费……从2011年发展到现在,“夕阳再晨”已经在全国34所高校成立了36支服务队,拥有1800余名志愿者,直接服务8000余名社区老年人,间接受益人数80余万。如今,“夕阳再晨”已经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成立了“北京市夕阳再晨社工服务中心”,获得了迈向成熟公益组织的“身份证”。
从科技助老到老少互助
“和这些青年学生在一起,我不仅学会了用手机、电脑,更感受到了年轻人身上的朝气与活力,自己也越活越年轻。”来自北京海淀区蓟门里社区的马勤老人边说边向身边的志愿者竖起大拇指。作为“夕阳再晨”服务的第一批首都学雷锋金牌服务站,从2011年至今,“夕阳再晨”的志愿者们一直坚守在蓟门里社区。
有些老年人没接触过电脑,志愿者们就从最基础的开、关机开始教起;有些老年人学习得特别慢,如何使用“回车”键和“删除”键都要学半个小时,志愿者们就手把手地教,直到他们学会为止;有些老年人学完后很容易遗忘,志愿者会反复花时间帮大家复习。
在服务的过程中,年轻的志愿者们也逐渐积累了和老年人交流的“技巧”。“不能直愣愣地站着和他们说话,需要蹲下去,手扶着椅背,让他们感受到近距离的温暖。”来自中国地质大学的志愿者隋明哲说,平时大家都不会叫老年人为爷爷奶奶,而是称呼他们为叔叔阿姨,“因为叫爷爷奶奶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太老了”。
“老少互助”是“夕阳再晨”的重要理念。来自北邮的志愿者罗旭解释,老年人与青年人在人生阅历、性格特点等方面可以互补。“每当负能量‘爆棚’时,我就喜欢到社区和他们聊聊天,自己也变得更加豁达。”隋明哲笑着说。
每次活动都是和老人的一个约定。有一次罗旭因为学校有事没有参加活动,晚上一位阿姨就给他发来微信,问他是不是生病了,怎么今天没有来。“当时我特别感动,也很愧疚。”从那之后,只要没有特殊情况,罗旭每次活动都会准时参加。
“大学时光过得很快,青春应该被用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已经以优异成绩保送读研的罗旭说,他会继续坚持为老人们服务。
和最有爱的一群人度过青春时光
“夕阳再晨”发展到现在,已经初具规模。从志愿者招募、讲师培训、课程体系到外联沟通,都有了相对成熟的运作机制。在科技助老的同时,“夕阳再晨”还为社区老年人搭建起了邻里守望和隔代教育的平台。
“都市生活中邻里关系比较淡薄,住在一起多年的邻居互相之间可能都不认识。”张佳鑫说,“夕阳再晨”每到一个社区,都会为社区老人建立微信群和QQ群,为他们搭建一个线上交流的平台;引导老年人根据兴趣、特长等建立不同的兴趣小组和服务队,让老年人能够互帮互助,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在“夕阳再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现在北京已经有17个街道、30个社区的老年人成立了“银发服务队”。
“如果志愿服务的结果是老年人越来越远离自己的孩子,这就本末倒置了。”为此,“夕阳再晨”会不定期地组织亲子活动,加强老年人和子女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志愿者们还逐步建立了老年人的学员档案,将他们每周参加活动的情况、健康状况、心理状态等反馈给他们的子女,让子女们可以实时了解父母的身体和心理状况。
很多老年人的子女都惊叹于父母的变化:他们学会了发微信、微博,学会了在朋友圈点赞,老人们不再喜欢“黏人”了,他们的信息和眼界开阔了,对很多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
“当前,特色化、专业性的志愿服务体系在中国比较稀缺,我们的目标是做以科技助老为特色的专业公益组织,建立一套科学的培训标准、评估标准和孵化流程。”谈起“夕阳再晨”未来的规划,张佳鑫信心满满。
“夕阳再晨”刚成立的时候,13名年轻的大学生相约十年后同学聚会的时候还可以一起来做这件事情,现在转眼已经6年了。“我觉得它就是青春的一个记忆,陪伴着你走过最灿烂的青春岁月,会让你收获亲情、友情甚至是爱情。”张佳鑫说,最有意义的青春时光其实就是和最有爱的一群人一起度过的。
(本报记者 靳昊 本报通讯员 韩富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