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再是银川市委书记了,不再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了,也不再是宁夏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了。
在近10年里,他相继向自己担任过的官职一一告别,完成了由官到民的转换。年过七旬的他,没有颐养天年、含饴弄孙,也没有周游世界、尽享清闲。
他还保留着宁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的职务,还在学会中发挥着作用,还经常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出现在许多重要场合,也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问世。
他就是陈育宁。
如果再往前追溯,陈育宁还担任过内蒙古社科院副院长、宁夏社科院院长、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等要职。
政坛,杏坛,书案——陈育宁在这三者间转换自如。辗转内蒙古、宁夏两地,他从基层到高层,又由高层回到基层,从中学教师当到大学教师,乃至成为博士生导师。
1945年1月出生的陈育宁退而不休,继续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如此传奇经历,如此精彩人生,引起了记者探究的兴趣。
转 换
最近,陈育宁主编的《中国民族史学理论新探索》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个由他带领6名博士生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宁夏大学“211工程”学科建设重点课题也就此圆满收官。
这是继1994年出版《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探索》、2001年出版《民族史学概论》之后,陈育宁又一次的深入探索,进而完成了自己民族史学理论的“三部曲”。
为此,宁夏大学专门举行了座谈会,与会专家不仅对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而且对陈育宁的学术思想和精彩人生表示了由衷的赞扬。大家对他在政界、学术界、教育界游刃有余地转换,在退出高位之后,还能在学术界有新的、重要的建树表示由衷地钦敬。
1962年,陈育宁以17岁的年龄和宁夏高考文科状元的成绩,穿着父亲脱下来的一件旧上衣跨入了北京大学的校门,成为历史系中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因为很快赶上了“文革”,陈育宁先是到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一个边远的部队农场“接受再教育”,随后才被分配到伊克昭盟(现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一所刚刚创办的中学任教。
当时眼前的这一切,并没让陈育宁灰心失望。凭借扎实的知识功底和认真的工作态度,他很快就成为一名深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没过多久,陈育宁就因当地领导赏识而成为旗委宣传部的一名干部,随即又被任命为副部长,他也就此完成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次转换——从教育界进入政界。
这期间,陈育宁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当地历史、地理的考察和研究中,并于1986年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考察成果——《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的形成与发展述论》,初步奠定了其在地方历史研究中的学术地位。
在鄂尔多斯工作了10年后,陈育宁奉调内蒙古社科院,3年后被任命为副院长。在内蒙古社科院的7年,让他的学术功底进一步夯实扎牢。
1987年,陈育宁调回出生地,在宁夏社科院先后担任副院长、院长。在家乡,他更是如鱼得水,主持、参与了许多重大科研课题并取得多项成果。其间,他独自完成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探索》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如果不是工作变动,陈育宁完全可以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一路高歌。出人预料的是,1993年,他完成再次转换,又从学术界转入政界,平调至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出任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
从社科学者又变成为行政官员,这对陈育宁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记者无从知晓他当时对这项任命的态度,却只看到他又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之中。
仅仅过去两年,陈育宁就得到了进一步的重用:1995年5月,他被任命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的市委书记。一个历史学家出任市委书记,这是个不小的新闻。记者当即在《光明日报》上做出了报道。
到银川任职时,陈育宁刚好50岁,但他不是来镀金的,更不是过渡性人物。
陈育宁这一干就是6年。2001年,他在届中被增补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这时,他已经56岁,似乎可以放松一下了,但就在出任政协副主席不久,他又接受了一项新的任命:宁夏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
如果说,几年前陈育宁被任命为银川市委书记,曾让一些人感到意外的话,那么,这个任命就更让人感到吃惊,甚至连陈育宁本人也完全没有思想准备,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从教育界起步,经历了许多周折,又回到教育界,但陈育宁的这次回归,意义却完全不同。
兼 得
宁夏大学的党委书记兼校长,可不是好当的。
此时的宁夏还没有一所“211大学”,宁夏大学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这项历史使命。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建校50周年之际,跨入了“211大学”的行列,也消除了宁夏的一个空白。
而此时的陈育宁已经离任,但他的独特贡献和突出表现有目共睹,也得到了如实评价:2002年,他获得北京大学杰出校友奖;2008年初,即将从领导岗位上卸任的他荣获了“中国十大教育英才”称号,而获此殊荣的,宁夏至今只有他一人。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专家学者从政后就此脱离学术,曾经游刃有余、驾轻就熟的专业知识,日渐荒疏。
陈育宁是一个例外。
记者曾亲眼见到,在繁忙的行政事务之余,陈育宁亲自参加一些重要的学术活动,有时还要发表演讲、做学术报告。由他主持、担任主编或独立完成的许多学术成果,也在此间陆续出炉。
其中,《宁夏百科全书》《宁夏通史》《中国回族文物》《西夏艺术史》《鄂尔多斯学概论》等这些扛鼎之作,均在1998年至2010年之间问世。当然,这里面更有他的爱人,也是他北京大学的同学、韬奋出版奖获得者汤晓芳编审的重要贡献。
陈育宁说,几十年来,我虽然一直担任领导职务,但我在思想上、时间上始终给学术研究保留着一定的位置,这一点从未动摇过。
陈育宁曾在《我的小书斋》中满怀温馨地描述着他学习、研究的状况——
“我和爱妻已经出版的几本著作和发表的论文,大都是在这个小书斋里写出来的。每当进行一个题目的时候,书桌上,旁边的茶几、沙发上,堆满了书、卡片及各种资料。白天去上班,这些东西依然摊开着,谁也不许动,晚上接着干,直到这个题目做完,才将书桌收拾干净。但不久,随着下一个题目的开展,又重新堆满了各种资料。有时候,和妻子分工使用小书斋,白天她用,晚上我用,各自的资料各自收拾,互不干扰。”“小书斋也是我和妻子酝酿、讨论、构思论文的地方。我俩常合作写论文,题目确定后,各自去看书、思考,拟出提纲,打出腹稿,然后安排一个晚上,打开录音机,共同商讨,逐段推敲。经过一两个晚上的交流,论文的框架基本形成,然后妻子再依据录音整理成初稿,由我反复修改,一篇论文就诞生了。”
本 色
书是陈育宁最大的财富。家里除了几个“顶天立地”的大书架被书挤满外,就连吊柜、地面、写字台上也都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
这些纸质的“珍宝”,昭示着主人的身份:本色是学者,而不是官员。
在任何时候,陈育宁都没有疏远学术,都没有丢弃教书育人的职责。在告别官职之后,他如愿以偿地回归学术、重返讲坛,轻松而自然地成为宁夏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并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培养出了6名博士毕业生,并推出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中国民族史学理论新探索》正是陈育宁近年来耗费心血最多的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它2012年批准立项,2014年年底结题,2015年被全国社科规划办鉴定为优秀。
在座谈会上,陈育宁培育的博士生谢海涛副教授作为课题组的代表透露了成书的秘密——
“这本厚重的著作,倾注了陈老师大量心血,也耗费了他大量精力,从整体构架的设计,到写作大纲的编订,再到重要资料的收集,再到统稿和审定,陈老师都亲力亲为,一丝不苟。从酝酿到杀青,整整经历了6年时间,其中陈老师亲自主持召开的课题组会议就有十多次,和我们面谈、电话、邮件交流做重要指示、提供参考资料则不计其数。其实,本书80%的内容在头两年就完成了,但陈老师并没有草草收兵,而是借鉴近年来涌现出来的新成果不断增添新内容。大样出来后,陈老师又用一年多的时间统稿,逐字逐句地修改。书中的学术创见,都是陈老师的个人成果,我们几个博士生只是协助导师收集整理了一些资料……”
宁夏社科联主席杨占武、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院长杜建录、宁夏大学教授王银春等人都对陈育宁始终不放弃学术研究表示钦佩,对他能在政坛、杏坛、书案之间潇洒转换表示赞赏,对他的为教之道和人格魅力表示敬仰,称“永远值得学习”。
这就是陈育宁:在有官职时兼顾学问,在无官职时专心学问。
(本报记者 庄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