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深秋,一群意气风发的中央戏曲学院毕业生踏上了西行的火车,一同前往宁夏,刚过弱冠之年的王志洪便在其中。
王志洪本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从那年起,他就一头扎进了宁夏西海固,此后52年,他把岁月镌刻在西海固的黄土墙中,将激情糅进了剧本,把热爱写进了台词,为干旱贫瘠的土地送去了艺术的清泉。如今早已年逾古稀的他,仍然矢志不渝地坚守在话剧事业的一线。“五一”前夕,当记者拨通王志洪的电话时,他正带领着宁夏话剧团进行《回民干娘》全国巡演。
巡演是王志洪和他的团队的演出常态。宁夏很多地方没有剧场,为了方便农民看戏,20世纪80年代,宁夏话剧团制作了中国第一辆流动舞台车——宁夏话剧院大篷车。此后30年,大篷车就成了王志洪和宁夏话剧团的演出舞台。因为都是露天演出,为了让观众可以舒舒服服看好戏,盛夏时节,剧团就主动暴露在烈日下,将阴凉处让给观众;寒冬腊月,舞台搭在风口处,把观众席设在向阳背风处。2013年6月,话剧团为湖北襄樊师范学校学生们演出,在37℃的烈日下,演员们全身心地投入,有的演员中暑了,跑到后台用冰凉的井水浇浇头,上台再接着演。
王志洪始终坚持演出的时间地点由观众定,观众说在哪儿演大篷车就开到哪儿,观众说几点演就几点演。田间地头、农贸市场、学校操场、工厂车间等不同地方都出现过大篷车的身影。曾有一次大篷车行进到固原山区的一个小村里,当地村民们表示,想看完晚上的电视节目再观看话剧表演时,王志洪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们就是来为群众服务的,观众什么时候想看,我们就什么时候演出。”西北地区早晚温差大,山区尤甚,演出时王志洪捂紧了衣裳,缩着脖子,不停地跺着脚,时不时地看看已经冻得冰凉的手表。那一夜王志洪领着全体演职人员一直等到晚上11点半才开始演出。
就这样,30余年来,王志洪带领宁夏话剧院的大篷车行走了80多万公里,演出了8000余场,观众达千余万人次,演遍了宁夏全自治区境内全部的乡(镇)、大学、中专、中学和80%以上的小学校,同时还进行了8次全国基层农村万里行巡演。
除了要张罗演出的事情,王志洪还负责剧团的创作。在创作中,王志洪始终坚持一个标准——群众喜不喜欢,爱不爱看。每创作一部戏,王志洪都会拿着初稿坐到农民的炕头上一句一句念给他们听,让他们提意见、挑毛病。他常对团里的人说,要让观众像恶婆婆挑小媳妇毛病那样帮我们提意见,这样创作出来的剧本,才能是观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只有真正深入生活中去,了解农民的喜怒哀乐,知道他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创作出来的戏才是真正的接地气,才能真正对农民的‘胃口’。”王志洪说。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每次演出他都有一个习惯,搬个小板凳坐到群众中间跟他们一起观看。一边看,一边听,一边记下老百姓的评价和意见。中场休息时,有的观众去上厕所,王志洪也会跟着去。“你别不信,厕所里,老百姓发表的意见最真实。”王志洪说。
1984年,王志洪接任宁夏话剧团团长,也是在那一年,他入了党。对于“党员”二字的认识,王志洪用八个字概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坐火车卧铺票不够的时候,王志洪总是带头去坐硬座;住宿时,他也总是挑选最便宜的。就是这种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让宁夏话剧团有了核心凝聚力,有的同志说“看到王志洪团长和我们一起吃苦,再冷的天气也感觉不到冷了”。
经过多年的基层工作,王志洪深刻体会到共产党人的先锋带头作用,是完成一切任务的根本。有一次,中宣部、文化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组织大篷车到全国21个省的农村进行大巡演活动,历时3个多月。巡演共有两辆车,一辆是较为高级的空调车,一辆是老旧面包车,王志洪坐上那辆破旧的面包车,空调车上坐的全是群众,而面包车上坐的都是共产党员。“这些都是小事情,但小事情最能体现一个党员的作风。党员有了好作风,群众才能服你。”王志洪说。
(本报记者 韩业庭 本报通讯员 刘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