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新疆新和5月3日电(记者王瑟)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加依村的肉孜·巴吾东这两天很忙碌。县里首次举办手工艺制品展销会,他带着自己精心制作的三十多件维吾尔族传统乐器一亮相,就受到大家的追捧,展台前围满了来自各地想要订购的人,这让他很开心。“靠着爷爷传下来的乐器制作手艺,我现在的生活很好。”肉孜·巴吾东脸上是满满的幸福。
以“勤劳、勤奋、创业、创新”为主题的新疆新和县首届手工制品展销会汇聚了新和县8个乡镇8大类的各种产品。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民族手工乐器类、服装类。作为古“龟兹国”的“繁锦之区”,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新和县享有“汉唐重镇”“龟兹故里”“班超府治”的美誉。
肉孜·巴吾东所在的加依村3A级天籁加依景区是新疆最具民族特色的民间手工乐器景区,享有“新疆民间手工乐器第一村”的美誉,全村100多户家庭都靠着传统民族乐器制作走上了致富之路。肉孜·巴吾东介绍,他们家是三代传承民族乐器的世家,制作的民族乐器销往上海、北京等地,天山南北更是销量很大,仅徒弟他就带出了30多人。“我现在在乌鲁木齐二道桥大巴扎里有了自己的乐器专卖点,许多音乐爱好者都主动找我要求订制。”肉孜·巴吾东自豪地说。
在服装展区,依其艾日乡芒礼萨裁缝专业合作社的展位十分吸引人,芒礼萨·卡森木忙着给大家介绍自己设计制作的各种服装。这个农民家里有5口人,仅有3亩地,靠种地每年只有3000元的收入。在乡政府的帮助下,她到乌鲁木齐新疆服装研究培训中心学习服装设计与制作,从一座小裁缝店发展到现在拥有24人的专业合作社。她说:“我现在年收入已达五六万元,家里的日子好过多了。这要感谢政府,是他们帮助我走出了贫困。我们制作的服装因为设计新颖,制作精良,很受市场欢迎。我去年还在乡政府的帮助下注册了自己的商标。”
艾力米拉斯洗涤用品厂将维吾尔族沿用了多年的土法制肥皂技术应用于工厂化生产,吸收12位农民成为工人,一个月可以加工生产10万块肥皂,产品已经销售南疆所有的县市,正在北疆地区抓紧培训营销人员。负责人西尔艾力·依米提笑着说:“我们给土法肥皂插上了现代化的翅膀,受到百姓的欢迎。保留了这门传统技艺,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还为脱贫找到了路子。”
据依其艾日克乡副主任科员古丽先·沙塔尔介绍,现在全乡已发展18个合作社和小型工厂,带动全乡600多人就业。去年全乡人均收入1万多元,今年目标是人均收入增加1000元。“要实现这个目标有一定难度,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紧紧抓住我们乡文化资源丰富,传统手工艺根基很深的优势,就一定可以完成目标任务。”
新和县委书记马国强表示,新和县是文化资源大县,更是文化底蕴很深的区域,怎么在精准脱贫工作中找到自己发展的路子,是县委县政府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现在,这条路子就确定在用文化优势精准脱贫上,各族群众积极响应、热情参与。下一步就是县委县政府怎么引导与帮扶的事了。他说:“我们就是想抓住用文化带动脱贫的良好契机,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挥文化在脱贫工作中的强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