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03日 星期二

    你说我说

    语文教育要讲三种“味道”

    作者:刘中黎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03日 14版)

        自2010年至今,我一直跟从一个研究团队做中学语文卓越教师人才培养的教育实验。在实验中,我的深刻体验之一是:语文教育需要讲究味道。

        语文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一个子范畴,它肩负着语文学科应该承担的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两项基本任务。叶圣陶先生将语文能力概括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后来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语感能力”。语文教学应该要教学生学会别人的语言文字运用经验,教学生语文知识,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引导学生灵活自如地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就是说,语文课堂应该有“语文味”。

        语文教学的主要载体是文学经典作品,重要任务之一是要基于这些经典作品开展文学教育,文学的基本特质是形象和情感之美,因而语文教学要以发展学生的审美想象和情感世界为关键环节,在关注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的同时,语文教学还要相机开展文学教育,应该有“文学味”。

        语文教学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主渠道。青少年学生将会通过我们的语文教学潜移默化地拥有一颗“中国心”并做好一个“中国人”。因此,语文课堂是有“文化味”的。另外,优秀的民族文化基因在得到有效传承的同时,更应该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获得发展。这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但要教学生阅读和理解中国的经典文本,还要教学生阅读和理解世界其他国家的经典文本,引导他们在跨文化语境下比较和思考我们的中华文化。

        以上的“三味语文”,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实施策略是:从语文入,又从语文出。具体说,对于经典文本的教学,可以尝试从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妙处切入,顺势经历一个(文学)审美想象与场景还原、文化基因探究的过程,最终回到言语表达的训练上——组织学生对自己的审美想象、感受和创造,对文化基因的探究及成果等,开展“说一说、写一写、辩一辩”的课堂说写(练习)活动,千方百计将文学教育和文化基因探究的成果及时转化为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训练,并引领学生从中归纳出优秀作家(作者)在此处的语言文字运用经验,这就水到渠成地开展了语文知识的教学,因为许多优秀作家(作者)的语言文字运用经验后来往往演变为人们所谓的语文知识点。三者之中,以语言文字(或其他有“意味”的言语形式)的品读为切入点,通过品读文本中有“文眼”意义或传神韵味的字、词、句、段等(或其他有“意味”的言语形式),想象、感受和默会文字(或其他有“意味”的言语形式)背后的文学之美,并探寻文本最深处的文化基因。这是聚焦于经典文本的重要“味点”而抽丝剥茧地认识其深层结构的过程,从中可以获得对优秀作家(作者)的语言文字运用经验和言语表达技巧的多维度认识。这类语文课堂的内容既相对集中又呈现了多层面的立体美:从表层看,品读的是文字(或其他有“意味”的言语形式);从中层看,默会的是情感和画面(形象);从深层看,传承的是中国人的追求、价值观、思想、智慧和文化。从而实现“三味一体”的语文教学。

        建构“三味语文”的教学境界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研究基础:其一,要以“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教育理论为指南;其二,要遵循“守正创新”的原则开展语文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所谓“守正创新”,即研究语文教学史,批判继承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此为“守正”,研究国家、学生、语文课程教学论专家、中学一线教师对语文教育的期望和困惑,在“守正”的基础上创造出适应时代需要,经得起理论和实践检验的新课例、新理念、新课堂,卓有成效地解决语文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此为“创新”;其三,积极开展语文学科内容的分类教学设计和文学经典教育的“微教学”设计等研究工作,使师生既能聚焦于文本的重要“味点”进行探寻和品鉴,又能在此过程中适时适当地渗透语文知识的教学和语文能力的训练。

        (作者系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