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02日 星期一

    孔子学院对中欧人文交流贡献独特

    ——欧洲部分孔子学院联席会议侧记

    作者:本报记者 刘军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02日 04版)

        近日,在比利时城市布鲁日的西弗兰德斯省府大厦,欧洲近2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中方和外方院长出席欧洲部分孔子学院联席会议。他们虽然来自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荷兰、比利时和波罗的海三国等10多个国家,但都有一个共同感受:在中欧人文交流中,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贡献独特。

        作为本次会议的东道主,比利时的西弗兰德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冯浩烈先生说,孔子学院成立以来,已经成为西法兰德斯地区汉语教学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场所。这里不仅有来自中国的教授和学者与当地教师一起教授汉语,而且还成为覆盖周边国家的一个汉语水平考试点。孔子学院最近还帮助学汉语的学生制作一份服务中国游客的布鲁日旅游地图,以使中国游客更好地了解布鲁日这座古城和当地人的生活。冯浩烈认为,人文交流要脚踏实地,让人与人直接接触,而这份地图将成为这方面的工具。

        会议接待人员安娜是7个孩子的母亲。她告诉记者,她很喜欢中国,在西弗兰德大学孔子学院学习汉语后,爱上了“中国茶”,并多次到中国了解茶的各种知识。现在,她不仅是当地著名的“茶专家”,还是远近知名的中国有机茶进口商。她高兴地告诉记者,孔院决定开设由她“主讲”中国茶文化的讲习课。

        来自丹麦奥尔堡大学的创新学习孔子学院的外方院长亨泽尔·托尔斯滕-布德对跨文化交流体会颇深。他说,创新学习孔子学院不仅仅教授汉语,还研究中文教学法,以适应当地师生的需求,这种“教研相长”的方式就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自2009年创办以来,该院已从一无所有发展到现在每年有近千名学生的规模。以前,丹麦年轻人对中国社会各方面的了解非常有限,但通过孔子学院,他们访问了中国,亲眼看到了一个充满朝气的中国,与中国建立了各种联系。他认为,这些活动就是欧中人文合作的具体体现,就是孔子学院为丹中两国人文与教育交流发挥的积极作用。

        参加会议的博雷利先生是欧中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会议欧盟代表团团长特别代表,他在演讲中感谢孔子学院将博大而美妙的中国文化和语言带到了欧洲。他认为,欧中之间有效合作的奥秘在于耐心和细心地建立互信。这不是一项短期承诺,而是一项长期行动,不仅仅需要建立机构之间的联系,而且需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这样双方的合作才更加顺畅。

        国家汉办副主任、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马箭飞表示,目前欧洲国家已建立400多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他们已成为中欧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促进了年轻人之间的交流。每年有几千名欧洲学生到中国访问、学习,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为中欧友好交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孔院凝聚了一批中欧高校和不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每年举办有关中国的多个主题研究,比如“一带一路”、中欧关系、中欧经贸发展等,对中欧关系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孔子学院还常年举办中国文化活动,深入当地社区、学校和政府部门等,让那些没有机会前往中国的普通百姓和官员通过孔子学院这个平台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本报布鲁塞尔5月1日电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刘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