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王继才、王士花夫妇28年孤岛守海防的故事让我登上了位于江苏省灌云县的开山岛。在小岛上的5天,我细细聆听这里的声音,看遍了这里的一草一木,被夫妻俩28年坚守小岛只为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故事深深感动,写下长篇通讯《两个人的五星红旗》,发表在2014年8月26日的《光明日报》上。当年的除夕,我又上了岛,和王继才一家在岛上吃团圆饭。
报道王继才、王士花的日子也是让我受感染、受教育的日子。夫妻俩身上始终有一种力量激励着我:坚守孤岛,在喧闹的世界里,保有赤子之心。这个“五一”,惦念将我再次带上开山岛。
以岛为家,绿荫新生
每次上岛,我在船上,总能远远看到王继才那身迷彩越拉越近,船还未靠岸,他就冲着我招手,岛上那面鲜亮的五星红旗,依旧在夫妇俩身后迎风飘扬。
“以岛为家,苦而乐哉。”岛上房间的门楹上,新贴了副对联,夫妻俩拉着我往后山走,说是要让我看看岛上的新面貌。沿着嶙峋的山岩拾级而上,在小岛岩缝间的“巴掌地”里,竟整整齐齐地长着几排青菜!转眼一看,旁边几株瓜苗也探出头来。王继才说:“我把岛上的泥土聚集到这里,好生‘服侍’,终于在岛上种上了菜。”王继才负责种菜种瓜,王士花则忙着种树。不久前,她刚栽下了50株苦楝树的树苗。“没想到今年竟然成活了16株。”王士花笑着朝我“显摆”,说自己之前花了大半天走遍小岛,把成活的树苗数了个遍:“现在岛上有132棵树了。”
从岛上的灯塔往下看,光秃秃的小岛真是多了许多绿意,夫妻俩在海岛生活的苦涩中探索出乐趣来:用心栽植的小树苗、用水泥修筑的硬化路、两只活蹦乱跳的小白狗……应了王士花那句“你们看这是岛,我们看就是家”。
保持本色,温暖常在
切菜、翻炒、出锅……回到营地,发现小小的厨房里居然有几名青年人正忙得热火朝天。被他们“赶”出厨房的王士花,站在门口,笑得合不拢嘴:“他们是驻扎在灌云县城的解放军,常常来看我和老王。”随行的部队政治处主任殷世华介绍,每次上岛,战士们都要为夫妻俩带来充足的食材与饮用水。这已是他第26次带队上岛了。
当夫妻俩的故事跨过黄海海面,被更多的人知道后,来自各方的关切,无时无刻不温暖着这座小岛。
2013年,灌云县委县政府特批开山岛为全国最小的行政村,整个行政村只有王继才、王士花和两个极少登岛的渔民。王继才是村党支部书记,王士花是村委会主任。这两个头衔让夫妻俩每月多了780元的固定收入,另外还有每年27000元的岗位补贴。有了这笔钱,王继才能偶尔买上几包香烟,王士花能每年添置几件新衣。
去年,风光储一体化发电的“绿电上岛”项目在开山岛正式投运,太阳能和风力发电解决了夫妻俩用电的难题。如今,电视机、空调等家电一应俱全。
赤子之心,代代传承
升旗、巡岛、看天气、护航标、写日志。像往常一样,凌晨5点多,王继才夫妇便开始一天的工作,他们以对待孩子的细心与耐心,照料着岛上的一切。
不久前,值班室前的旗杆被海风侵蚀得生了锈,这可急坏了夫妻俩。王继才说:“五星红旗必须每天升起,这是我们的职责。”两人顾不上睡觉,连夜用竹竿把旗杆修好,赶在日出之前,将旗杆归位。望着自制“旗杆”上飘扬的五星红旗,我的眼角湿润了。
“甘把青春献国防,愿将热血化丹青。”今年春节,王继才专门找人写了这副对联。“家就是岛,岛就是国,我要守到老得不能动为止。”每次问起老王,你要守到什么时候,他总是认真地回答。
两年前,儿子王志国研究生毕业,有几家大公司和条件不错的研究所向他伸出橄榄枝。他把好消息告诉了父亲,不曾想王继才一言不发,低头抽起了闷烟。原来,他想让王志国当兵。老王把小王送到部队,留下一句“先报国,再顾家”就走了。就这样,王志国成了一名戍边武警战士,今年以来,王志国三次写信,申请参加联合国常备维和警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听到这个消息,王继才很是兴奋,“我守岛是报国,儿子从军也是报国,一家人,两代兵,光荣!”
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在这个家中代代相传。
(本报江苏灌云5月1日电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徐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