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30日 星期六

    劳模家书

    陪伴25年的信件和麻花辫

    ——“校长妈妈”黄金莲和她的孩子们

    作者:本报记者 高建进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30日 05版)

        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踏上了去往福州的列车。亲爱的妈妈,您是个好妈妈,我知道您事业心很强,一定是到乡下招生赶不上车,要不您一定会赶回来送我的,对吗?

     

        ——摘自罗志勇给黄金莲的信

     

        1991年12月15日,是罗志勇参军入伍的日子。他盼着妈妈把自己送上远行的列车,但是妈妈一直没有出现。有些遗憾、有些思念,罗志勇给妈妈留下了一封信,然后独自出发。

     

        福建省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黄金莲是罗志勇的妈妈,也是500多个残疾孩子的“妈妈”。

     

        1991年,黄金莲离开了原本舒适的工作,着手创办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20多年来,她带领老师们在一片荒地上建起了一座花园式的特教学校。她对残疾孩子倾尽爱心,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校长妈妈”。如今,学校已经设有幼儿园、小学、初中、职业高中和大专共28个教学班,招收的特教学生从最初的28人发展到如今的200多人,历届毕业生中除考入大中专院校外,实现了100%就业。黄金莲先后被授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2010年被评为全国劳模。

     

        4月24日,记者来到黄金莲家,房间整洁明亮、陈设简单。带着孩子来看望父母的罗志勇告诉记者:“妈妈以前和学生们住在一起。”2010年,学校开办了培智班,招收智障儿童,为了就近照顾好这些特殊的孩子,黄金莲从教工宿舍搬到学生宿舍楼去住,吃饭睡觉都和学生们在一起。每天深夜,“校长妈妈”会哼着小夜曲哄孩子们入睡。有孩子生病了,“校长妈妈”喂他们吃药,握着他们的小手在床边陪到天亮。

     

        记者问罗志勇:“这样的妈妈,你能理解吗?”罗志勇说:“从我参军入伍那天起,我就尝试着理解母亲,我觉得妈妈很了不起。”说起25年前罗志勇入伍离家时写的那封信,黄金莲告诉记者,这封信她至今贴身珍藏着。“当时,学校还处在草创阶段。儿子离家去部队那天,我正在乡下招首届学生。”黄金莲说,当时儿子就能理解和支持她的工作,她十分感动。

     

        “20多年来,在工作中不管是遇到困难还是取得成绩,我都会把这封信拿出来看一看,它总是会给我力量和勇气。”说着,黄金莲从随身挎包里取出这封信。信封上写着“亲爱的妈妈收”,两张信纸有些泛黄,字迹依然清晰有力。

     

        退伍后,罗志勇被分配到三明市特教学校保卫科工作,后来和学校的一位幼教老师结婚成家。罗志勇说,虽然同在一所学校,但更多看到的是母亲在校园里忙碌的背影。“有时,我真的很羡慕她的学生。”他告诉记者,母亲还有个坚持了多年的“癖好”,就是她的麻花辫。一束麻花辫从脑后绕到胸前,发梢上别着一朵头花。

     

        谈到这个跟随了自己25年的发型,黄金莲说:“为了孩子们,这个发型我一直没有变。”在学校的孩子们看来,这是“校长妈妈”的标志。很多年前,有次她洗完头发后,顺手把头发盘在头顶。不料,几个孩子却认不出她了,满校园找不到“校长妈妈”,放声大哭。那些视力障碍孩子看不到她的模样,但只要摸到麻花辫,就知道是“校长妈妈”,心里就踏实了。

     

        记者问黄金莲:“现在您退休了,没想着换个发型吗?”她说:“我还会经常回学校看孩子们。这个发型,我想会伴我一辈子吧。”

     

        一封信,一束麻花辫,一辈子的爱。

     

        (本报三明4月29日电 本报记者 高建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