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社里派我去春风村采访。这个在短短几年内脱贫奔小康的村庄究竟是什么样的?我很想知道。那年春天,我和同事驱车赶到那儿。刚到村口,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一树树怒放的李花,漫山遍野,如白浪起伏,空中弥漫着花香。
下车走入花海,竟发现,漫山是嶙峋的巨石块,那一株株李子树竟种在石缝间。“我们这儿以前全是荒山,是三哥带着我们种的李子树。石缝里土太薄又存不住水,三哥就带着大伙儿,把一筐筐土、一桶桶水从山脚挑到山顶。”
“谁是三哥?”“村支书王家元啊。”提起王家元,村民们七嘴八舌:我们村子以前穷得叮当响,种地填不饱肚子,男人讨不到老婆,是他领着我们修路种树,才脱贫致富的。
我们对这个“三哥”产生了好奇,我们驾车来到一个正在修建的新村聚居点,只见一名个子不高、满身泥浆的人正领着大伙用绳子、木棒,把一辆陷入洼地的货车拉出来。
经打听,那位满身泥浆的人,正是我们要找的“三哥”王家元。在接下来四天的蹲点采访中,我们同吃同住,听他讲所经历的酸甜苦辣。我问他:王书记,如果你不回村任职,会过得很潇洒,为何选择当村官?他的回答令我记忆犹新:乡亲们那么穷,我心里难受。我就是要改变家乡贫穷面貌,就是要带领群众一起过上好日子!
2007年,春风村党支部换届选举,王家元全票当选村支书。一上任,他就在村两委会上宣布,所有村组干部统筹调度,谁都不要说我是这个组的,那个组的事不归我管。又在村干部中引入了责任追究制度,村支部议定的工作分配到人头后,实行倒计时制,完不成任务不发补贴。
提起那一年“挥泪斩马谡”的故事至今被村民津津乐道。王家元的三舅担任中沙组组长,忙于跑摩的赚钱,对组内事不闻不问。新上任的王家元马上意识到:如果这件事处理不好,其他人会效仿。在村民大会上,他提议罢免了三舅的职务,要求村干部必须遵守规章制度。从此,干部拧成一股绳,带头领着群众干。
春风村800多双干部、群众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改变了过去“群众盼致富,苦熬无出路,天天怨干部”的状况。党群干群一条心,找到一条加快发展的路子,果树、花卉、茶叶一产与乡村旅游三产互动,目前,春风村全村已无一户贫困户。
当村干部十二年,春风村如今无一起信访事件,无一起违法犯罪案件。是如何做到的?他有一套“土办法”:“群众遇到矛盾纠纷找干部,群众要发火就发,等发完了,气儿顺了,再去做工作,就会迎刃而解。”“邻里纠纷往往因小事而起。如何发现?不是等他们闹起来、打起来,甚至上访了,你才去管。只要发现两家人不说话了,就说明有矛盾了。你要去了解、记下,选个适当时机,喊到一起谈,谈通了,就化解了。做基层干部要尽心尽力,要细心耐心,要不嫌麻烦。”
王家元说,工作再苦再累都不怕,就怕亲人不理解。罢免三舅职务时,母亲骂他:你太无情无义了。王家元告诉我,面对亲人的责问,他也会问自己:这样做究竟图个啥?后来终于想通了:不图升官发财,不图树碑立传,村民信任我、鼓励我,我就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尽心尽力去做。
王家元是个什么样的人?春风村的巨变是怎么来的?从采访到的一个个故事,到面对面的交谈,答案在我心中不断地修正、不断地清晰。他讲原则,识大体;他讲方法,善于解决基层矛盾;他舍小家,顾大家。
之后,我和同事们第二次、第三次到春风村,每次都有全新的感受。村里第一家农家乐开张了,第一届品果节开幕了,三块田新村聚居点建成了,村里小楼房多了,家家户户门前摩托车、小轿车也多了……村容村貌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全村人均纯收入年年攀升,去年达到1.9万元。对我触动最深的是,与许多老幼相守的“空心”村不同,春风村充满了活力。“东南飞”的打工者们留下来,不走了,年轻人返乡创业了,家家户户的笑声多了,村里越来越热闹了。
去年春节,我应邀来到春风村,观赏了一场由春风人自导自演的春节联欢会。最动人的场景是节目结束时,许多村民蜂拥而上,手挽手把王家元接连地抛起,再抛起。那一幕,让我这个局外人,也感动得热泪盈眶。
想起这些情景,我耳边回响起王家元的一句话,“共产党人就像李子树,人民群众像树下的土壤,一个个困难像数不清的石头。共产党人只要牢牢扎根于人民群众,就会有顽强的生命力,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创造人间奇迹。”